赤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等功效,但需注意禁忌人群与配伍禁忌,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功效与作用

  1. 清热凉血

    • 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能清泻肝火,对血热引起的发热、皮肤疹子、吐血、鼻衄等症状疗效显著。通过降低血液热度,可有效缓解血热导致的出血倾向。
  2. 活血散瘀

    • 赤芍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对经闭、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病症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其活血化瘀功效可改善局部瘀血、红肿等体征。
  3. 调经止痛

    • 赤芍通过调节女性月经,平衡激素水平,促进子宫收缩,可有效缓解痛经症状。对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月经相关病症具有改善作用。
  4. 抗炎镇痛

    • 赤芍对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炎症性疾病具有抗炎镇痛效果,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有关。
  5. 补益肝肾

    • 赤芍通过滋养肝肾,可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相关症状,具有肝肾双补的功效。其作用体现在调节肝肾功能、缓解腰膝酸软等方面。

二、用法用量

  1. 常规剂量

    • 内服煎汤时,成人单日用量一般为6-15克,建议每日1次。特殊病症治疗时,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0克。
  2. 特殊人群

    • 儿童、老年人需适当减量,具体剂量需根据体质及病情调整。例如体质虚弱者建议从6克起始剂量开始使用。

三、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孕妇: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能诱发流产或早产,妊娠期禁用。

    • 月经过多者:赤芍可能加重经血量,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过敏体质者:对赤芍或其成分过敏者禁用,可能引发面部潮红、皮疹等过敏反应。

    • 血虚者及体寒患者:赤芍性寒,可能加重血虚症状或引发寒证加重。

  2. 配伍禁忌

    • 藜芦:赤芍与藜芦存在配伍禁忌,二者同用可能引发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

    • 抗凝药物:与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联用时,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风险增加。

  3. 注意事项

    • 剂量控制:剂量不足影响疗效,过量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 存储条件:需保存于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建议使用密封玻璃罐或陶瓷罐防潮。

四、附图

原态

中药-赤芍-原态.jpg

中药-赤芍-原态2.jpg

药材

中药-赤芍-药材.jpg

饮片

中药-赤芍-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