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党参的别名包括潞党参、台党参、防风党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等。
二、入药部位
党参的入药部位为干燥根。
三、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补脾益肺,生津养血。
主治: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无力。
肺虚喘咳,气短懒言。
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
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五、相关配伍
党参+黄芪:增强补气效果,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胀。
党参+麦冬:益气生津,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口干舌燥。
党参+当归:补气养血,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萎黄。
党参+茯苓:健脾祛湿,用于治疗脾虚湿盛、食少便溏。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党参性平,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
实证、热证者慎用。
七、使用禁忌
实证、热证者:如高热、烦躁、大便干结等,不宜使用党参。
过敏体质者:对党参过敏者禁用。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党参与藜芦相反,不宜同用。
八、炮制
净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米炒党参:将大米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投入党参片拌炒,至党参呈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放凉。米炒可增强党参的健脾止泻作用。
蜜炙党参: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与党参片拌匀,闷透,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蜜炙可增强党参的补中益气作用。
九、鉴别
外观:党参呈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质地:质稍柔软或稍硬而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
气味: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十、贮藏
环境: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方法:可用密封袋或密封罐保存,避免受潮和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