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花朵,为常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其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多种功效,但也存在禁忌人群与配伍禁忌,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 金银花能清除体内热毒,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常与连翘、薄荷配伍(如银翘散)。对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用金银花泡水饮用,可泻火解毒,减轻炎症,恢复口腔、咽喉的舒适。
疏散风热
- 在风热感冒初期,金银花能驱散体表风热之邪,缓解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促使身体微微出汗,帮助机体驱散病邪,缩短感冒病程。
抗菌消炎
- 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皮肤长疖肿、痈疮时,用金银花煎水外洗或湿敷,能杀菌消炎,减轻红肿热痛,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皮肤炎症尽快消退。
凉血止痢
- 当肠道被热毒侵袭,出现便血、里急后重等症状时,金银花能清肠中热毒,凉血止血,缓解肠道不适,改善痢疾症状,助肠道恢复正常功能。
调节免疫
- 金银花中的某些物质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抗氧化
- 金银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损伤,延缓细胞老化和疾病的发展。
降脂减肥
- 金银花含有的成分有助于降低血脂,长期饮用金银花茶,能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抑制脂肪堆积,对于肥胖、高血脂人群,可辅助减肥降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二、用法用量
内服
泡茶:通常使用3至10克干燥的金银花,加水后冲泡饮用。日常保健饮用时,每次放5 - 10克最为合适,具体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调整,一般等同于10 - 15根左右的金银花。如果用于缓解感冒、咽喉不适等症状,可适量增加到10克。如果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的茶饮,则可适当增加比例至15 - 20克左右,但需遵医嘱。
煎煮:一般取9至15克金银花,加入适量水煎煮15至30分钟,可以分次饮用。疏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炒炭宜用于热毒血痢;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外用
- 用于皮肤感染或炎症时,可将20至30克金银花煎煮成浓缩液,用于涂抹或湿敷患处。洗浴时,也可将金银花煎水加入洗澡水中,以帮助缓解皮肤问题。
三、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金银花性寒,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如导致腹痛、腹泻等。正在腹泻的人群也应该尽量少服。
孕妇及婴幼儿:金银花可能不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还容易对孕妇体内的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
月经期女性:月经期间服用金银花,有可能导致痛经。
慢性肿痈或溃疡性疾病患者:饮用金银花可能导致低热、昏昏欲睡等症状,不利于疾病康复。
对金银花过敏者:服用金银花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应避免使用。
配伍禁忌
温补性中药:金银花性寒凉,与温补性中药如人参、鹿茸、附子等同用,可能会减弱金银花的药效。
辛辣刺激性食物: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药效。
茶水:茶叶中含有鞣酸,可能会与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结合,影响药效。
部分药物:金银花可能会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和药效,如降压药、降糖药等。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应避免饮用金银花茶或使用金银花制剂。
注意事项
用量控制:过量使用金银花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日常饮用时,建议控制在10克以内。
避免冷饮:金银花不宜冷饮,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注意保存:服用金银花干花时要注意是否有霉变虫蛀等现象,服用后一旦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