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是常用中药材,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但存在毒性及用药禁忌,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来源:桃仁主要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的干燥成熟种子。

  • 采收与炮制: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临床应用时需根据不同病症进行炮制,如燀桃仁(沸水略煮后去皮)、炒桃仁(文火炒至微黄色)等。

二、核心功效

  1. 活血祛瘀

    • 机理:桃仁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瘀状态。

    • 应用:常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等血瘀证,如配伍当归、红花治疗月经不调,或与乳香、没药配伍外敷缓解外伤瘀肿。

  2. 润肠通便

    • 机理:桃仁富含油脂(约45%),可润滑肠道并刺激肠壁蠕动。

    • 应用:适用于肠燥便秘,尤其对老年体虚或久病导致的便秘效果显著,常与火麻仁、郁李仁配伍增强疗效。

  3. 止咳平喘

    • 机理:通过润肠通便间接缓解肺热引起的咳嗽气喘,同时具有镇咳作用。

    • 应用:常与杏仁、贝母配伍治疗肺热咳嗽,或与紫苏子配伍协同止咳平喘。

  4. 其他功效

    • 抗炎抗氧化:桃仁中的苦杏仁苷、黄酮类成分可减轻组织炎症反应,延缓细胞氧化损伤。

    • 保护肝脏:促进肝脏代谢废物和毒素,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血脂水平。

三、临床应用

  • 妇科疾病:配伍红花、川芎等治疗血瘀型闭经、痛经。

  • 心脑血管疾病:与丹参、川芎配伍辅助改善冠心病、脑血栓等血瘀证。

  • 呼吸系统疾病:配伍杏仁、紫苏子治疗咳嗽气喘。

  • 外伤治疗:研末外敷或配合乳香、没药内服,减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瘀血疼痛。

四、禁忌与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孕妇:桃仁活血作用强,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

    • 便溏者:桃仁润肠通便作用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

    • 出血倾向者: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谨慎使用。

  2. 用量控制

    • 常规用量:煎服5 - 10克,需捣碎以增强药效;外用适量。

    • 毒性风险: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晕、恶心,甚至呼吸抑制(因含微量氢氰酸成分)。

  3. 配伍禁忌

    • 药物相互作用:与抗凝药、麻醉药等合用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 特殊处理

    • 炮制要求:不可生吃,需炒熟后服用或直接入汤药煎服,否则可能引起中毒。

    • 饮食禁忌:不可与鳖肉、烧酒同食,否则可能引发昏厥、胃痛。

五、附图

原态

中药-桃仁-原态.jpg

饮片

中药-桃仁-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