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是传统中药材,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等功效,但脾胃虚寒者、孕妇等人群需慎用,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植物特征:玄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 - 120厘米,茎直立、方形,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主根肥大呈纺锤形,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断面乌黑色,质地坚实。

  • 性味归经: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

  • 产地分布:多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常生于山坡、林缘或溪边阴湿处。

二、核心功效

  1. 清热凉血

    • 功效:适用于温热病引起的斑疹、高热,可缓解高热引起的烦躁、口渴、舌绛等症状。

    • 应用:常配伍生地黄、连翘等,用于温病热入营血所致身热、斑疹。

  2. 滋阴降火

    • 功效:改善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干、盗汗、失眠,以及阴虚内热引起的肠燥便秘、咽喉肿痛等症状。

    • 应用:针对阴虚火旺引起的咽痛、骨蒸潮热,多与麦冬、知母同用。

  3. 泻火解毒

    • 功效:对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作用类似于现代药理中的抗生素,能够清除体内的炎症或感染。

    • 应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可与桔梗、甘草同用;治疗热毒发斑多配伍水牛角、石膏。

  4. 解毒散结

    • 功效:辅助治疗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等症。

    • 应用:治疗瘰疬痰核、痈肿疮毒,可配合贝母、夏枯草增强疗效。

  5. 滋肾养阴

    • 功效:玄参性寒,味甘,呈黑色,黑色入肾,具有滋肾养阴的作用,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患者。

    • 应用:可用于治疗肾阴虚相关病症。

  6. 其他功效

    • 抗炎杀菌:能够缓解皮肤过敏的症状,对于治疗感染性、过敏性、免疫性的斑疹具有一定的作用。与生地黄等药材同时使用,能够消退斑疹,改善皮肤过敏的症状。

    • 降压降糖:有一定的降压和降糖作用,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三、临床应用

  • 内服用法:单味煎汤(6 - 12克)或入复方,如与生地黄、麦冬配伍增强滋阴效果。治疗便秘目赤时,阴虚肠燥便秘者可配伍生地黄、麦冬润肠通便。

  • 外服用法: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四、禁忌与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玄参性微寒,脾胃虚寒者服用可能加重脾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脾胃湿气重者、食少便溏者也不宜单独使用。

    • 过敏者:部分人群可能对玄参过敏,服用后会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 孕妇和儿童:玄参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孕妇和儿童摄入过量会威胁生命健康,需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

    • 肝肾功能障碍者:玄参需要在肝肾中代谢,肝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药物残留加重毒副作用。

  2. 配伍禁忌

    • 玄参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中提到“诸参辛芍叛藜芦”,玄参与藜芦同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3. 用量控制

    • 玄参入汤剂需久煎(建议15 - 20分钟),常用量9 - 15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腹痛,长期服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4. 其他注意事项

    • 涉及复方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时,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配伍。

五、附图

原态

中药-玄参-原态.jpg

药材

中药-玄参-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