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是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为中医临床常用理气药,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等功效,但孕妇、气虚津亏者等人群需慎用,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 植物来源:落叶乔木,树皮厚,紫褐色,叶片大,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花白色,聚合果圆柱形。

  • 药材特征: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内表面紫棕色,质坚硬,断面显油性,气香,味辛辣微苦。

  • 炮制方法:厚朴需经姜汁制或炒制,以增强温中行气、降低燥性。

二、核心功效

  1. 燥湿消痰:厚朴味苦性温,归肺经,能够燥湿化痰、降肺气,常用于治疗痰多壅肺、胸闷气逆、肺气不降、咳喘胸闷等病症。

  2. 下气除满:厚朴具有下气宽中、消积导滞的功效,对于热结便秘、食积气滞、腹胀便秘,以及由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引起的梅核气等病症,都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3. 健胃养胃:厚朴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能够刺激味觉,反射性刺激唾液、胃液分泌量增加,从而加快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健康。

  4. 抗菌消炎:厚朴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感染,可用于辅助治疗一些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外伤感染、口腔溃疡等。

  5. 镇静安神:厚朴具有一定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可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对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 调节胃肠动力:低剂量的厚朴煎剂对肠管有兴奋作用,其生品和姜制品都具有抗胃溃疡的效果。

  7. 肌肉松弛作用:从厚朴中分离出的厚朴酚和异厚朴酚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可以作为肌松剂使用。

三、临床应用

  • 行气燥湿:用于湿阻中焦导致的脘腹胀满、呕吐泄泻,常与苍术、陈皮配伍(如平胃散)。

  • 降逆平喘:针对痰饮壅肺的咳喘,多与杏仁、半夏同用(如厚朴麻黄汤)。

  • 消积导滞:适用于食积气滞、便秘腹胀,配伍大黄、枳实(如大承气汤)。

  • 外用止痛:研末调敷可缓解腹痛或关节疼痛。

  • 药食两用: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文件,厚朴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还可作为药食两用,比如与水芙蓉花等一起煮茶饮用。

四、用法用量

  • 常规用量:成人一次的推荐用量为3至10克,具体因病证、个人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

  • 用法:厚朴多被用于煎煮,以汤剂形式服用。

五、禁忌与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孕妇:厚朴具有一定的降气作用,孕妇不宜食用,会影响胎儿发育,严重者会导致先兆性流产。

    • 气虚津亏者:厚朴苦温燥湿,容易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如果服用厚朴,容易加重病情。

    • 便秘者:厚朴中含有木脂素,这种物质会使大便干燥,便秘者服用厚朴后会导致大便更加干燥甚至难以排出,容易加重便秘。

    • 对厚朴过敏者:若有既往过敏史的人群,或本身对厚朴过敏的人群,服用厚朴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 阴虚内热者:厚朴苦降下气,辛温燥烈,容易耗气伤津,阴虚内热者应避免使用。

    • 体内湿热状态的患者:厚朴可能加重体内湿热症状,需慎用。

    • 有严重肝病、肾病及血液病等慢性疾病者:应慎用厚朴,以免加重病情。

  2. 配伍禁忌:厚朴避免与泽泻、寒水石等药性相冲的药材同用。

  3. 饮食禁忌

    • 忌与豆类食物同食:厚朴中含有鞣质,豆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二者同食会形成不易消化的鞣质蛋白,导致消化不良。

    • 忌生冷肥腻食物:厚朴与生冷肥腻食物一起服用,可能会降低药效。

    • 忌辛辣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 不良反应:过量使用厚朴可能引发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需严格按剂量服用。

六、附图

药材

中药-厚朴-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