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是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等功效,但有小毒,需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禁忌,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苦,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 药材性状:呈扁心形,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

二、核心功效与主治

  • 止咳平喘: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可治疗咳嗽气喘、胸闷痰多等症状。常与麻黄、甘草等药物配伍,治疗外感表证;与桑叶、菊花配伍,治疗风热咳嗽。

  • 润肠通便:苦杏仁味苦下气,且富含脂肪油,能提高肠内容物对黏膜的润滑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虚津枯、肠燥便秘。常与松子仁、郁李仁等同用。

  • 其他功效:苦杏仁苷分解产生的苯甲醛经安息香缩合酶作用生成安息香,具有镇痛作用;苦杏仁提取物中KR-A和KR-B有抗炎和镇痛活性;苦杏仁苷可特异性地抑制阿脲所致的血糖升高,具有防治因抗肿瘤药阿脲引起的糖尿病的作用。

三、用法用量

  • 常规用量:一般成人内服煎汤的推荐剂量是5 - 10克,入煎剂宜打碎,外用适量。特殊情况下(如特定方剂配伍),用量可能增至15克,但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评估,不可自行增加。生品入煎剂宜后下。

  • 炮制方法:未经炮制的苦杏仁毒性较大,通常需要经过炒制或蒸煮来降低其毒性。使用前应确保药材已经过适当处理。

四、禁忌与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

    • 孕妇:苦杏仁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孕妇服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应避免使用。

    • 儿童、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婴儿慎用,儿童用量需按体重或年龄折算。

    • 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

    • 过敏者:部分人群可能对苦杏仁过敏,表现为皮疹、瘙痒等。首次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 配伍禁忌

    • 食物:苦杏仁不能和猪肺、小米、黄芪、猪蹄、板栗等食物一起吃。与猪肺一起食用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食物中毒;和小米一起吃,容易被小米粥所含有的葡萄糖分解产生氢氰酸,导致中毒;与黄芪一起食用可能会影响药物效果;与猪蹄相克,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腹部肿胀、胃痛以及腹泻等症状;与板栗同吃也可能产生身体不适症状,比如胃胀、胃痛等。
    • 药物:苦杏仁不宜与酸性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其毒性;不宜与干姜、藜芦等中药同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避免与镇静类、麻醉类药物同用,可能加重中枢神经抑制。
  • 中毒症状与解救方法

    • 中毒症状:一般不发热,或见体温不足,均有昏迷、惊厥、呕吐、呼吸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等严重症状。

    • 解救方法:早期可洗胃(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或10%硫代硫酸钠),然后大量饮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严重者立即给氧,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溶液10毫升,接着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溶液50毫升。如病情危机时,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每隔2分钟吸入30秒。民间解毒方法:轻者可用杏树皮(去粗皮)2两,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取汁温服。

  • 其他注意事项

    • 贮存条件:应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发霉变质。

    • 监测与咨询:长期或大量使用时,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及时向专业医师咨询以确保安全有效。

五、附图

原态

中药-苦杏仁-原态.jpg

药材

中药-苦杏仁-药材.jpg

饮片

中药-苦杏仁-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