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别名:林兰、禁生、杜兰、石蓫、悬竹、千年竹。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 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 或流苏石斛 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入药部位
新鲜或干燥茎。
性味
味甘,性微寒。
归经
归胃、肾经。
功效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主治
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
6~12克;鲜品15~30克。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
贮藏
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鉴别
性状鉴别
1、药材性状:
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鼓槌石斛: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呈长圆柱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明显,节间长2~6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2、饮片性状:
干石斛:呈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段。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有深纵沟或纵棱,有的可见棕褐色的节。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有多数散在的筋脉点。气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的段。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肉质多汁。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药性鉴别
1、鲜石斛:用于热病津伤者。
2、干石斛:用于胃虚夹热伤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