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三棱的别名包括芩根、芩草、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黑三棱、三棱草等。

二、入药部位

三棱的入药部位为其干燥块茎,来源于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小黑三棱或细叶黑三棱。冬季至次年春采挖,除去茎苗及须根,洗净,削去外皮后干燥。

三、性味归经

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其辛散苦泄,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四、功效主治

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主治:

  • 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能疏通血脉,消散瘀血阻滞。

  • 癥瘕积聚:可软化体内结块,使肿块缩小或消散。

  • 食积胀痛:有助于消除食积,缓解脘腹胀满、消化不良。

  • 跌打损伤:能活血化瘀,缓解瘀肿疼痛。

五、相关配伍

  1. 三棱与莪术:增强活血化瘀效果,适用于瘀血阻滞较重的病症,如痛经、跌打损伤。

  2. 三棱与桃仁:加强活血化瘀作用,同时缓解瘀血引起的便秘,适用于瘀血阻滞且伴有便秘的患者。

  3. 三棱与红花:增强活血化瘀效果,尤其适用于女性因瘀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4. 三棱与当归: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补充血液,适用于血虚兼有瘀血的患者。

  5. 三棱与川芎:增强活血化瘀和行气止痛效果,适用于头痛、风湿痹痛等由气血瘀滞引起的病症。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常规剂量为3-10克;大剂量使用时需谨慎,一般不超过15克。

  • 外用:适量,可磨汁搽或研末掺。

  • 特殊人群:体质虚弱或出血倾向者,剂量需进一步减少。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孕妇绝对禁用,以免导致流产。

    • 月经量过多或非血瘀证者不宜服用,避免加重出血风险。

    • 气虚体弱者忌用,因三棱药性猛烈,易耗伤正气。

  2. 配伍禁忌: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健康。

  3. 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损伤正气,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皮肤瘀斑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八、炮制

  1. 三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浸泡至六七成透时捞出,闷润至透后切薄片,干燥。

  2. 醋三棱:取三棱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稍闷润后炒干,取出晾凉。醋炙后增强破瘀散结、止痛的作用。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干燥块茎呈圆锥形或扁卵圆形,上圆下尖,长2.5-5厘米,直径1.5-3.5厘米。

    •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细腻或粗糙不平,有刀削痕迹和密集的点状须根痕。

    • 质坚实,极难折断;切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灰白色,向内色较深,中间有多数不明显的维管束小点。

    • 气微弱,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2. 显微鉴别:粉末中可见淀粉粒、导管、木纤维等特征。

十、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商品多用硬纸盒或木箱包装,内衬防潮纸,或用布袋装后置木箱内。贮存过程中需定期检查,发现受潮及时晾晒;若发霉可晒后刷去霉斑;为防蛀,少量药材可与冰片同贮,大宗商品可用硫黄、氯化苦或磷化铝熏蒸。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三棱-原态.jpg

饮片

中药-三棱-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