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淫羊藿别名众多,包括仙灵脾、三枝九叶草、羊合叶、三角莲、牛角花、仙茅参、三叉风、羊角风、三角棒、九叶灵、三叉骨、九叶草、黄连祖、铁菱角等。这些别名反映了其在不同地区的文化认知和药用价值。

二、入药部位

淫羊藿以茎叶入药,根不入药。茎叶部分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是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主要活性成分来源。

三、性味归经

  • 性味:味辛、甘,性温。

  • 归经:归肝、肾经。其辛温之性可疏肝理气、温肾助阳,甘味能补益肝肾。

四、功效主治

淫羊藿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

  • 肾阳不足:阳痿遗精、宫冷不孕、腰膝冷痛。

  • 风湿痹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筋骨痿软。

  • 其他:现代研究显示其可增强免疫、抗氧化,辅助治疗更年期高血压、健忘等。

五、相关配伍

  1. 配巴戟天:增强温补肾阳、益精强骨作用,治疗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2. 配补骨脂:益肾固精、壮阳固涩,治疗阳痿、早泄、遗尿尿频。

  3. 配威灵仙:补阳散寒、强腰膝、散风通络,治疗风寒湿痹、四肢麻木。

  4. 配肉苁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治疗肾阳不足兼便秘。

  5. 配杜仲:强筋健骨、补肝肾,治疗腰膝酸软、风湿久痹。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常规剂量为6-15克,分2-3次服用;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涂擦。

  • 剂型选择:根据病情选择煎剂、浸膏、片剂等,需遵医嘱调整用量。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特殊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过敏者:对淫羊藿过敏者禁用,可能出现瘙痒、红肿、皮疹等反应。

    • 阴虚火旺者:口干舌燥、潮热盗汗、血虚血热者禁用,以免加重症状。

  2. 使用注意

    • 避免与其他滋补类药物同服,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 长期使用需谨慎,尤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干、恶心、腹胀、头晕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八、炮制

  1. 羊脂油炙:增强补肾助阳作用,适用于肾阳虚衰证。

  2. 酒炙:增强祛风除湿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

  3. 黑豆汁炙: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适用于腰膝酸软、筋骨痿软。

炮制后药物更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细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具光泽。

    • :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先端微尖,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

  2. 显微鉴别

    • 表皮细胞: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主脉处外壁钝圆形。

    • 维管束:主脉维管束3-7个,外韧型,木质部具导管与纤维。

  3. 理化鉴别

    • 化学试验:取粉末加水煮沸,滤液加镁粉及浓盐酸显红色。

    • 薄层色谱:供试品色谱与淫羊藿苷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显相同暗红色斑点。

十、贮藏

  1. 干燥储存:置于通风良好处晾干,避免阳光直射,装入密封袋或干净容器,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潮防霉。

  2. 冷藏保鲜:洗净晾干后,用保鲜膜或密封袋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0-5℃),延长保鲜期,减少营养成分流失。

  3. 防潮防虫:储存容器中放入干燥剂(如硅胶)和驱虫药材(如花椒、细辛),防止受潮和虫蛀。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淫羊藿-原态.jpg

饮片

中药-淫羊藿-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