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金钱草的别名包括活血丹、连钱草、落地金钱、钱芊金、过路黄等,因形态或功效不同而有多种地方称谓。其中,”连钱草”因叶片形似连串铜钱而得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正式名称。

二、入药部位

金钱草的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的干燥全草。春季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干燥后使用。

三、性味归经

  • 性味:味甘、咸,性微寒。

  • 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其甘淡渗利、微寒清热之性可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四、功效主治

金钱草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

  1. 湿热黄疸:单味煎服或配伍茵陈、栀子,治疗肝胆湿热所致黄疸。

  2. 石淋、热淋:配伍海金沙、鸡内金,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及尿路感染。

  3. 疮疡肿痛、毒蛇咬伤:鲜品捣敷或煎水外洗,治疗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4. 现代应用: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溶石、抗菌作用)。

五、相关配伍

  1. 金钱草 + 茵陈:增强清利肝胆湿热作用,治疗黄疸型肝炎。

  2. 金钱草 + 海金沙、鸡内金:协同溶石排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3. 金钱草 + 白花蛇舌草:增强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热毒疮疡、蛇虫咬伤。

  4. 金钱草 + 车前子、木通:增强利尿通淋作用,治疗湿热下注之淋证。

  5. 金钱草 + 虎杖:协同利湿退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 炮制差异:生用利湿退黄力强,鲜品解毒消肿力佳。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孕妇:活血化瘀作用可能诱发流产。

    • 脾胃虚寒者:性微寒可能加重腹痛、腹泻。

    •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2. 配伍禁忌

    • 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降低抗菌效果。

    • 与磺胺类药物:可能增加结晶尿风险。

  3. 注意事项

    • 长期或过量使用(>30克/日)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 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避免与酸性食物同服。

八、炮制

  1. 生金钱草: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干燥。

  2. 鲜金钱草:直接使用或捣汁,用于解毒消肿。

  3. 炮制原理:干燥处理可长期保存,鲜品药效更佳但不易储存。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药材:茎呈方柱形,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具纵棱及细毛;叶片对生,皱缩,完整者呈肾形或心形;花萼二唇形,花冠淡紫色。气微,味淡。

    • 饮片:不规则段,茎、叶、花混合,颜色与药材一致。

  2. 显微鉴别:粉末含非腺毛、腺鳞、螺纹导管及叶肉细胞。

  3.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显示特征斑点,与对照药材一致。

十、贮藏

  • 环境:置于阴凉干燥处(温度<25℃,湿度<60%),密封防潮防蛀。

  • 包装:使用玻璃瓶或真空袋,添加干燥剂(如硅胶)辅助防潮。

  • 有效期:干品建议1年内使用,鲜品需冷藏(2-8℃)且不超过7天。

  • 检查:定期查看是否霉变、虫蛀,变质后不可使用。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金钱草-原态.jpg

药材

中药-金钱草-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