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芳香化湿类中药,具有独特药性和广泛应用价值。以下从药物属性、功效作用、临床应用、使用禁忌等方面进行系统解析:

一、药物属性

  1. 来源

    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以茎叶入药,夏季采收后晒干备用。

  2. 性味归经

    • 性味:辛,平。

    • 归经:归脾、胃、肺经。

    其辛香走窜之性可宣化湿浊,性平无寒热偏颇,适合多种体质人群。

二、功效作用

  1.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 主治湿浊中阻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中黏腻等症状。

    • 现代研究证实其挥发油成分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2. 解暑发表,祛除表邪

    • 善治外感暑湿之发热头痛、胸闷身重,常与藿香、香薷配伍。

    • 代表方剂如《时病论》中的芳香化浊法。

  3. 辟秽和中,清新口气

    • 可改善湿浊内蕴导致的口臭、多涎,常与藿香、薄荷配伍用于口腔护理。

三、临床应用

  1. 消化系统疾病

    • 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属湿阻中焦者,单用或配伍苍术、厚朴。

    •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

  2. 呼吸系统疾病

    • 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初起,常与金银花、连翘配伍,如新加香薷饮。
  3. 代谢性疾病

    • 现代临床用于糖尿病前期(脾虚湿盛型)辅助治疗,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四、使用禁忌

  1. 用量控制

    内服煎汤剂量为5-1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熏洗。

  2. 禁忌人群

    • 阴虚血燥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者慎用,以免耗伤阴液。

    • 气虚自汗者:其辛散之性可能加重气耗。

    • 孕妇:动物实验显示其水煎剂可能影响排卵,孕妇慎用。

  3. 配伍禁忌

    避免与温燥烈性药物(如附子、干姜)同用,以防助热伤阴。

五、现代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含乙酸橙花醇酯、百里香酚等)、黄酮类、生物碱等。

  2. 药理作用

    • 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抗炎:可减轻实验性胃炎模型大鼠的胃黏膜炎症。

    • 调脂: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

六、经典配伍

  1. 藿香+佩兰

    增强化湿解暑之力,用于暑湿感冒、湿温初起。

  2. 苍术+佩兰

    燥湿健脾,主治湿浊困脾之脘痞、泄泻。

  3. 滑石+佩兰

    利湿清热,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七、养生应用

  1. 佩兰茶

    取佩兰5g、藿香3g,沸水冲泡代茶饮,可缓解夏季暑湿困倦。

  2. 佩兰浴

    鲜佩兰50g煎汤沐浴,可祛风除湿、止痒杀虫,用于皮肤湿疹。

  3. 佩兰枕

    干佩兰装入枕芯,其芳香气味可改善睡眠质量。

八、附图

原态

中药-佩兰-原态.jpg

饮片

中药-佩兰-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