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 火麻仁又称”麻子仁”、”麻仁”、”大麻仁”、”白麻子”、”火麻子”。需注意与”胡麻仁”区分,后者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功效与适应症不同。

二、入药部位

  • 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多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炮制时通常炒至微黄色以增强药效。

三、性味归经

  • 性味:味甘,性平。

  •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 甘味作用:能补、能和、能缓,有补中益气、和中解毒、缓急止痛的功效。

四、功效主治

  • 功效

    1. 润肠通便:富含膳食纤维和油脂,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缓解肠燥便秘。

    2. 养血安神: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焦虑、失眠,适合精神压力大或睡眠质量差的人群。

    3. 降脂减肥: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胆固醇,膳食纤维增加饱腹感,辅助控制体重。

    4. 抗炎止痛: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症状。

    5. 增强免疫:抗氧化物质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抵抗力。

  • 主治

    • 肠燥便秘,尤适于老人、产妇及体弱者。

    • 血虚津亏所致的头晕、心悸、失眠。

    • 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

    •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

五、相关配伍

  1. 润肠通便

    • 配伍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增强润肠效果,如《伤寒论》”麻子仁丸”。
  2. 养血润燥

    • 配伍当归白芍,治疗血虚肠燥便秘,如《济阴纲目》”麻仁丸”。
  3. 行气通便

    • 配伍杏仁厚朴,治疗肠胃燥热便秘,如《伤寒论》”麻子仁丸”。
  4. 利水消肿

    • 配伍冬葵子,通利小便,缓解水肿、脚气浮肿。

六、用法用量

  • 内服

    • 煎汤:10~15克,与其他药材同煎或单独煎煮。

    • 研粉冲服:每次5克,温开水送服。

    • 入膳食:加入粥、汤或糕点中,每日不超过15克。

  • 外用

    • 治烫伤、溃疡:与黄柏、黄栀子共研末,调猪脂涂敷。

    • 治耳脓:与花胭脂研末,塞耳。

  • 炮制品选择

    • 生品:润肠通便力强,适用于肠燥便秘。

    • 炒品:性温,增强补中益气效果,适用于体虚便秘。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

    1. 脾虚便溏者:火麻仁含脂肪油,可能加重滑肠,引发腹泻。

    2. 孕妇: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

    3.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

  • 注意事项

    • 避免长期大量服用,以防腹泻或电解质紊乱。

    • 服用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寒凉食物。

    • 儿童、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八、炮制

1. 炮制工艺

  • 火麻仁: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 炒火麻仁:取净火麻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 现代工艺

    • 黄酒制:每100kg火麻仁用黄酒15kg,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炒至微黄色。

    • 参数优化:黄酒用量20%、蒸炖时间2小时,可提升有效成分溶出率。

2. 质量标准

  • 水分≤10%,总灰分≤8%,醇溶性浸出物≥20%。

  • 薄层色谱法检测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确保药效。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正品: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细微白色网纹,两端钝圆,一侧有凹痕。

  • 伪品(如亚麻子、蓖麻子):

    • 亚麻子:扁平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光泽,一端有尖突。

    • 蓖麻子:椭圆形或卵形,表面有黑褐色斑纹,种皮坚硬。

2. 显微鉴别

  • 正品特征

    • 种皮细胞呈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含黄棕色物。

    • 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含脂肪油滴。

3. 理化鉴别

  • 红外光谱法:火麻仁在1740cm⁻¹、930cm⁻¹有特征峰,亚麻子在1510cm⁻¹、1375cm⁻¹有吸收。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正品含量显著高于伪品。

4. 分子鉴定

  • DNA条形码:通过ITS2序列分析,可准确区分火麻仁及其近缘种。

十、贮藏

  • 条件

    • 通风干燥:置于竹席或通风处自然风干,避免阳光直射。

    • 密封防潮:使用玻璃瓶或塑料袋密封,加干燥剂(如硅胶)。

    • 低温保存:短期可置阴凉处(≤25℃),长期存放于冰箱(0-5℃)。

  • 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防止霉变或虫蛀。

    • 避免与挥发性物质共存,以防串味。

    • 保质期一般不超过2年,发霉或变质后严禁使用。


总结:火麻仁作为润肠通便的常用中药,其炮制、鉴别与贮藏均需严格遵循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使用时需根据体质与症状选择合适炮制品,并遵循医嘱,避免禁忌人群误用。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火麻仁-原态.jpg

药材

中药-火麻仁-药材.jpg

中药-火麻仁-药材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