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 鸡头米鸡头实苏黄卵菱鸡瘫鸡头子雁喙实雁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等。其中“鸡头米”因果实形似鸡头而得名,“肇实”为广东肇庆特产芡实的俗称。

二、入药部位

  • 植物来源: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取出种仁,除去硬壳,晒干入药。其根、茎、叶也可入药,但以种仁为主。

三、性味归经

  • 性味:甘、涩,平。

  • 归经:归脾、肾经。性平味甘能补,味涩能敛,具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

四、功效主治

  • 功效

    1. 益肾固精:治疗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 补脾止泻:缓解脾虚久泻、久痢,尤适于脾肾两虚者。

    3. 除湿止带:治疗白浊、带下,如脾虚湿盛之带下病。

    4. 辅助调理:现代用于慢性腹泻、前列腺炎、妇科炎症等。

  • 主治

    • 肾虚病症: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腰膝酸软。

    • 脾虚病症:久泻、久痢、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 妇科病症:白浊、带下量多、色白或黄。

    • 其他:湿疹、瘙痒(外用煎水洗)。

五、相关配伍

  1. 益肾固精:配伍金樱子(如《洪氏集验方》水陆二仙丹),增强固精缩尿之力。

  2. 补脾止泻:配伍莲子、山药、茯苓(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

  3. 除湿止带:配伍白术、苍术、车前子,治疗脾虚湿盛之带下病。

  4. 肾虚腰膝酸软:配伍杜仲、续断、补骨脂,增强补肾强腰之效。

  5. 小儿遗尿:配伍桑螵蛸、益智仁,煎水服或研末调敷肚脐。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 炮制选择

    • 生用:益肾固精,治遗精、滑精。

    • 麸炒用:增强健脾止泻作用,治脾虚泄泻。

七、使用禁忌

  • 禁忌人群

    1. 大小便不利者:芡实性涩,可能加重便秘或排尿困难。

    2. 实热积滞者:如发热、腹胀、便秘,慎用以免敛邪。

    3.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影响胎气或乳汁分泌。

  • 注意事项

    •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防潜在毒性。

    • 服用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八、炮制

  • 净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 麸炒:取净芡实,照麸炒法炒至表面微黄色,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 现代工艺:优化炮制参数(如麸炒温度、时间),确保质量稳定。药典规定以净制为主,麸炒为辅。

九、鉴别

  1. 性状鉴别

    • 种仁形态:呈类球形,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 正品特征:以粒大、饱满、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2. 显微鉴别

    • 种皮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类方形,壁薄,含黄棕色物。

    • 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含淀粉粒。

  3. 理化鉴别

    • 薄层色谱法:检测淀粉含量,正品淀粉粒呈蓝色或紫色。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芡实中淀粉、蛋白质含量,确保质量。

  4. 分子鉴定:ITS2序列分析区分芡实与其他近缘种(如莲子)。

十、贮藏

  • 条件:置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以防潮防蛀。可用玻璃瓶或塑料袋密封,加干燥剂(如硅胶)。

  • 方法

    • 短期:麻袋装,避光存放。

    • 长期:低温(≤25℃)贮藏,定期晾晒防霉变。

    • 养护:3-4月及7-8月加强检查,防止虫蛀。


总结:芡实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的要药,广泛应用于肾虚、脾虚诸证。使用时需注意禁忌人群及配伍限制,炮制与贮藏需严格遵循规范,以确保药效与安全性。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芡实-原态.jpg

饮片

中药-芡实-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