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是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止血化瘀、活血通经、利尿通淋、抗炎镇痛等功效,但孕妇、过敏体质者等需禁用,且需注意配伍禁忌与用法用量。以下从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及注意事项展开介绍:

一、药性与归经

  • 性味:味甘,性平。

  • 归经:归肝、心包经。

  • 药性特点:蒲黄性平不峻,甘缓不腻,入血分而善行血止血,兼具活血化瘀之功,适用于血证夹瘀者。

二、核心功效

  1. 止血化瘀

    • 主治: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等血证,以及产后瘀阻、跌打损伤等血瘀证。

    • 药理:含香蒲素、香蒲酮等成分,可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兼具活血散瘀之效,改善微循环。

  2. 活血通经

    •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血瘀证。

    • 药理:黄酮类成分可扩张血管,调节前列腺素水平,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常与五灵脂配伍组成失笑散。

  3. 利尿通淋

    •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淋证。

    • 药理:多糖和甾醇类物质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促进钠离子排泄,对慢性肾炎水肿有辅助疗效,常与车前子、泽泻配伍。

  4. 抗炎镇痛

    • 主治:关节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跌打损伤肿痛。

    • 药理:提取物可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E2合成,异鼠李素等成分能阻断痛觉神经传导。

三、临床应用

  1. 血证治疗

    • 应用:单用或配伍仙鹤草、旱莲草、茜草炭等止血药,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

    • 案例:治血崩,蒲黄、黄芩各50克,荷叶灰25克,共研末,每次服15克,空腹酒调下。

  2. 妇科疾病

    • 应用:配伍五灵脂治疗瘀结腹痛、产后瘀痛,配伍当归、川芎调理月经不调。

    • 案例:失笑散(蒲黄、五灵脂)治瘀血阻滞心腹疼痛。

  3. 水肿淋证

    • 应用:配伍车前子、泽泻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配伍生地、冬葵子治疗淋证。
  4. 跌打损伤

    • 应用:外用捣敷或煎汤熏洗,促进瘀肿消散,缓解疼痛。

四、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克,包煎;或入丸、散。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 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用研末外敷,活血化瘀可生用捣敷或煎汤熏洗。

  • 炮制: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生蒲黄性滑行血,炒蒲黄(蒲黄炭)性涩止血。

五、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引发流产、早产,影响婴儿健康。

    •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

    • 阴虚火旺者:蒲黄性平,但阴虚火旺者慎用,以免耗伤津液。

    • 有出血倾向者:肝硬化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患者慎用,避免加重出血。

    • 脾胃虚弱者:蒲黄辛散温通,可能耗伤正气,损伤脾脏功能。

  2. 配伍禁忌

    • 西药:避免与维生素C、阿托品、氯丙嗪、异丙嗪、酚妥拉明、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同用,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强副作用。

    • 中药:避免与五灵脂、川芎等活血药同用,可能加重出血风险或产生不良反应。

  3. 注意事项

    • 剂量控制: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

    • 用药监测:出现异常出血、持续疼痛、消化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 药材质量:需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确保无重金属污染及霉变。

六、附图

饮片

中药-蒲黄-饮片.jpg

中药-蒲黄-饮片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