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白扁豆的别名丰富多样,包括扁豆、藊豆、南扁豆、蛾眉豆、眉豆、火镰扁豆、膨皮豆、茶豆、小刀豆、树豆、藤豆、羊眼豆、凉衍豆、白藊豆子等。

二、入药部位

白扁豆的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后取出种子,再晒干即可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性微温,味甘。

  • 归经:归脾、胃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 健脾化湿: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

  • 和中消暑:缓解暑湿引起的胸闷、腹胀、吐泻等症状。

主治

  •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

  • 暑湿证: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 其他:现代研究还表明,白扁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五、相关配伍

  1. 健脾益气:配伍山药、莲子、薏米等,如白扁豆山药粥,增强健脾益气、温补脾胃的功效。

  2. 消暑化湿:与香薷、厚朴同用,如香薷散,治疗暑湿感冒、胸闷呕吐。

  3. 燥湿止泻:配伍白术、茯苓等,增强健脾燥湿、止泻的作用。

  4. 解毒排脓: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配伍,辅助治疗疮痈肿毒。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克;或研末、煮粥。

  • 炮制

    • 生用:偏于消暑化湿。

    • 炒用:炒白扁豆健脾化湿作用增强,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阴虚内热者:白扁豆性温,阴虚内热者服用可能加重症状。

    • 大便燥结者:白扁豆的润燥作用较弱,大便燥结者慎用。

    • 过敏体质者:对白扁豆过敏者禁用。

  2. 配伍禁忌

    • 寒凉药物:白扁豆性温,与寒凉药物同用可能降低疗效。
  3. 饮食禁忌

    • 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甜菜等,可能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 寒性食物:如螃蟹、西瓜等,可能加重体内寒气。

八、炮制

  1. 白扁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 炒白扁豆:取净白扁豆,照清炒法炒至微黄色具焦斑,用时捣碎。炒后增强健脾化湿作用。

九、鉴别

性状鉴别

  • 正品白扁豆: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习称“白眉”)。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片,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 伪品白扁豆(如进口白扁豆):外形较扁,厚度一般在3mm左右,与宽度相差较多。表面干净无黑线或黑斑,不具备正品白扁豆的性状特征。

显微鉴别

  • 种皮栅状细胞:无色,侧面观细胞1列或2列,光辉带明显。

十、贮藏

  • 贮藏条件:置干燥处,防蛀。

  • 具体方法

    • 密封容器:将干燥的白扁豆放入密封容器中,如玻璃罐、塑料密封盒或食品级密封袋,以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进入。可在容器中放置一小包干燥剂,进一步保持干燥。

    • 冷藏保存:在夏季或潮湿地区,可将白扁豆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冷藏前应确保白扁豆完全干燥,避免冷凝水造成霉变。

    • 真空包装:如有真空封口机,可将白扁豆进行真空包装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可有效延长保存时间。

    • 天然防虫:在白扁豆中放入几瓣大蒜、干辣椒或一小包花椒,这些天然香料能有效驱虫防霉。

    • 定期检查:即使储存得当,也应定期检查是否有虫害或变质迹象。

十一、附图

药材

中药-白扁豆-药材.jpg

扁豆-原态

中药-扁豆-原态.jpg

扁豆-药材

中药-扁豆-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