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瓜蒌皮又称栝楼皮、栝楼实皮、瓜壳、栝楼壳,部分地区因形态或用途差异称为“药瓜皮”。需注意与“大腹皮”区分,二者为不同药材。

二、入药部位

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剖开除去果瓤及种子后阴干,切丝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性寒,味甘、微苦。

  • 归经:归肺、胃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1. 清热化痰:清除肺热,稀释痰液,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

  2. 利气宽胸:疏通胸中气机,缓解胸闷胀痛,常用于胸痹结胸。

  3. 消肿散结:消散痰核瘿瘤,对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有效。

  4. 润肠通便:含油脂润燥,改善肠燥便秘。

  5. 解毒利尿:辅助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主治

  • 呼吸系统疾病:肺热咳嗽、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 心血管疾病: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 外科疾病:乳痈初起、淋巴结肿大。

  • 消化系统疾病:肠燥便秘、胃脘胀满。

五、相关配伍

  1. 肺热咳嗽:配伍黄芩、胆南星,增强清热化痰之力。

  2. 胸痹结胸:与薤白、桂枝同用,如瓜蒌薤白白酒汤。

  3. 乳痈初起:联合蒲公英、金银花,消肿散结。

  4. 冠心病心绞痛:配丹参、香附,活血宽胸。

  5. 痰核瘿瘤:与贝母、连翘配伍,化痰散结。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 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患处。

  • 炮制应用

    • 生用: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为主。

    • 炒用(炒瓜蒌皮):温中散结,适用于寒凝气滞。

    • 蜜炙(蜜瓜蒌皮):润肺止咳,缓和寒性。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性寒易伤阳气,加重腹痛、腹泻。

    • 寒痰湿痰者:可能助湿生痰,加重咳嗽。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活血作用可能导致流产或影响胎儿。

  2. 配伍禁忌:反乌头类药材(如川乌、草乌),不可同用。

  3. 注意事项

    • 过量服用(>15g)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 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八、炮制

  1. 生瓜蒌皮:直接切丝干燥,保留原药性。

  2. 炒瓜蒌皮:文火炒至棕黄色,略带焦斑,增强温中散结作用。

  3. 蜜瓜蒌皮:加炼蜜拌匀,文火炒至不粘手,润肺止咳效果更佳。

九、鉴别

性状鉴别

  • 外观:丝片状,外表面橙红/橙黄色,皱缩或光滑;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

  • 质地: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空腔及种子残留。

  • 气味:气微香,味淡微酸。

显微鉴别

  • 外果皮细胞:方形,外壁增厚。

  • 石细胞环:数列石细胞排列成环。

  • 维管束:双韧型,木质部向外弯曲。

  • 成分:含三萜皂苷、葫芦二烯醇等。

理化鉴别

  • 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31%(热浸法)。

  • 薄层色谱:显黄色斑点,与对照品一致。

十、贮藏

  • 条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防潮,防霉防蛀。

  • 包装:使用密封容器(如玻璃罐),可加干燥剂。

  • 有效期:干燥贮藏下2-3年,定期检查是否变色或结块。

十一、附图

药材

中药-瓜蒌皮-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