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皮是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胸闷胸痛、肠燥便秘等症,但脾胃虚寒者、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慎用或禁用,且需注意配伍禁忌与用法用量。以下从基本信息、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禁忌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基本信息

瓜蒌皮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剖开除去果瓤及种子后阴干。其性寒,味甘,归肺、胃、大肠经,常切成2至数瓣,边缘向内卷曲,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内表面黄白色,质较脆,易折断,具焦糖气,味淡、微酸。

二、核心功效

  1. 清热化痰

    瓜蒌皮能清肺热、稀释黏痰,适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等症状,常配伍贝母、黄芩等药物增强疗效。

  2. 利气宽胸

    可疏通胸中气滞,改善胸痹、胸闷、胁痛等症,如《金匮要略》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即以瓜蒌皮为主药缓解心胸部憋闷疼痛。

  3. 润肠通便

    瓜蒌皮含油脂成分,能润滑肠道,缓解肠燥便秘,尤其适合热病后或阴虚体质导致的排便困难。

  4. 抗菌抗肿瘤

    煎剂或浸剂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的总氨基酸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5. 降血脂抗氧化

    瓜蒌皮能使血清总胆固醇及LDL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提取物能清除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三、临床应用

  1. 呼吸系统疾病

    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可与竹茹、桔梗同用,增强清肺化痰效果,缓解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2. 心血管疾病

    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配合薤白、半夏,用于冠心病或痰阻气滞型胸痛,改善胸部血液循环,缓解胸痛、胸闷等症状。

  3. 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便秘、肠燥等,可单味煎服或与火麻仁、杏仁等润下药同用,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四、用法用量

  1. 内服

    煎汤用量为6 - 10克,可单独煎服,也可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或入丸散,剂量需严格按处方执行。

  2. 外用

    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3. 其他

    可泡茶,将瓜蒌皮切成小块,用沸水冲泡,可代茶饮;也可煮粥,将瓜蒌皮与大米一起煮粥,增加粥的营养价值。

五、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瓜蒌皮性凉,脾胃虚寒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瓜蒌皮具有滑肠的作用,孕妇服用后可能会导致流产;哺乳期妇女服用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

    • 过敏体质者:对瓜蒌皮里面的某种成分过敏,或者自身体质比较特殊,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 胃部疾病患者:本身存在胃部消化不良或者胃溃疡,以及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等疾病,需禁止食用,因为瓜蒌皮不容易消化,可能引起胃部痉挛,导致疾病加重。

  2. 配伍禁忌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如川乌、草乌)同用,属于“十八反”禁忌。

  3. 注意事项

    • 避免过量服用:瓜蒌皮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 月经期女性慎用:瓜蒌皮属于性寒的中草药,生冷物质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月经期的女性食用后,可能会使子宫收缩加快,引起月经量增多的现象。

    • 用药期间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不规律作息等,对健康有益。

六、附图

药材

中药-瓜蒌皮-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