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姜黄又称郁金、宝鼎香、黄姜、毛姜黄、片姜黄等,出自《本草纲目》。

二、入药部位

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洗净后煮或蒸至透心,干燥,除去须根,切片入药。

三、性味归经

  • 性味:性温,味辛、苦。

  • 归经:归肝、脾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1. 活血行气:疏通气血,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

  2. 通经止痛:改善经闭、痛经及跌打损伤肿痛。

  3. 促进消化:增强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胃痛。

  4.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5. 解毒: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主治

  • 气滞血瘀证:胸胁刺痛、风湿肩臂疼痛、经闭痛经。

  •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痹痛。

  • 消化系统疾病: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 肝胆疾病:黄疸、肝炎。

五、相关配伍

  1. 胸胁刺痛:与当归、郁金同用,增强活血行气之效。

  2. 风湿肩臂疼痛:配伍羌活、防风,祛风除湿。

  3. 经闭痛经:联合川芎、桃仁,活血调经。

  4. 跌打损伤:与乳香、没药配伍,消肿止痛。

  5. 肝炎黄疸:配伍茵陈、栀子,清热利湿退黄。

六、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 炮制应用:生用活血行气,炒炭后止血。

七、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活血作用可能致流产或影响乳汁分泌。

    • 阴虚火旺者:性温助热,加重口干、便秘等症状。

    • 出血倾向者:活血作用可能加重出血。

  2. 配伍禁忌

    • 绿豆、酒类:降低药效或引发胃肠不适。

    • 降压药:可能增强降压效果,导致低血压。

  3. 注意事项

    • 长期或过量使用(>15克)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 服用期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八、炮制

  • 生用: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 炒炭:文火炒至表面焦黑,内部棕黄色,增强止血作用。

九、鉴别

性状鉴别

  • 外观:不规则厚片,表面棕黄色或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可见环纹(内皮层)和小点状维管束。

  • 质地:质坚硬,断面金黄色,气香特异,味辛、苦。

显微鉴别

  • 内皮层细胞:呈环状排列,细胞壁增厚。

  • 维管束:散在,呈小点状。

  • 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存在。

十、贮藏

  • 条件:置阴凉干燥处,密封防潮、防蛀,避光保存。

  • 方法:使用密封容器(如玻璃罐),可加干燥剂,定期检查是否发霉或变质。

十一、附图

原态

中药-姜黄-原态.jpg

药材

中药-姜黄-药材.jpg

饮片

中药-姜黄-饮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