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莲花须、莲蕊、莲蕊须、金樱草(《品汇精要》)、莲花蕊(《孙天仁集效方》)、莲蕊须(《纲目》)。
二、入药部位
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雄蕊。夏季花开时采收,阴干或晒干入药。
三、性味归经
性味:性平,味甘、涩。
归经:归心、肾经。
四、功效主治
固肾涩精
- 治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
止血止带
- 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带下。
清心安神
- 缓解心烦失眠、暑热烦渴。
美容养颜
- 含维生素及矿物质,改善皮肤状态。
五、相关配伍
遗精滑精
- 配芡实、龙骨、牡蛎(如《三因方》固真丸)。
阴虚火旺遗精
- 配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
暑热烦渴
- 配荷叶、竹叶、木通清热解暑。
血崩
- 配棕皮炭、香附子增强止血效果。
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患处。
七、使用禁忌
实证初起(如湿热、火旺)慎用。
过量可能致便秘,孕妇慎用。
过敏体质及脾胃虚寒者需谨慎。
八、炮制方法
夏季花开时采收雄蕊,阴干或晒干,无需特殊炮制。
九、鉴别特征
性状鉴别
形态:线状,花药扭转呈螺旋状,淡黄色或棕黄色,直径约0.1cm,纵裂;花丝纤细,棕黄色或棕褐色,长1.5-1.8cm。
质地:质轻,气微香,味微涩。
显微鉴别
花粉粒:类球形或长圆形,直径45-86μm,具3孔沟,表面有颗粒网纹。
表皮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
花粉囊内壁细胞:长条形,壁稍厚,胞腔内充满黄棕色或红棕色物。
导管:可见螺纹导管。
十、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十一、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黄酮类:槲皮素、木犀草素、异槲皮苷、山奈酚。
生物碱:未明确具体成分。
其他:甾醇、多糖、挥发油(以棕榈酸为主)。
药理作用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抗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疮疡肿痛。
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降血脂:调节脂质代谢,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抗心律失常:稳定心脏节律。
止泻、镇痛、抗血栓、抗溃疡:临床验证有效。
十二、总结
莲须为传统固涩药,以固肾涩精、止血止带为核心功效,配伍灵活,广泛用于遗精、出血、带下等症。使用时需辨证施治,避免实证及过量,孕妇慎用。现代研究支持其多成分、多靶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需结合传统理论与现代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