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

莲子心,又称莲薏、莲心、莲须、莲子芽,是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中的干燥幼叶及胚根。

二、入药部位

莲子心的入药部位为莲子中的胚芽,即干燥幼叶及胚根,属于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部分。

三、性味归经

  • 性味:性寒,味苦。

  • 归经:归心、肾经。

四、功效主治

  • 功效

    • 清心安神:适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及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

    • 交通心肾:治疗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遗精、滑精等症状。

    • 涩精止血:用于血热吐血、遗精、滑精及前列腺炎、阴囊炎等症。

  • 主治

    • 热入心包、神昏谵语。

    • 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遗精。

    • 血热吐血、便血、崩漏。

五、相关配伍

  • 与黄连配伍:清心热、解郁毒,治疗心火亢盛、烦躁失眠。

  • 与百合配伍: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疗心阴不足引起的心烦失眠。

  • 与金银花配伍:清心降火、促进睡眠,适用于心火亢盛、口舌生疮。

  • 与决明子配伍:增强降火效果,润肠通便,治疗肝火亢盛、目赤肿痛。

  • 与辰砂配伍:治疗失精久虚漏泄,取莲子心一撮(3g),辰砂一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白汤下。

六、用法用量

  • 一般用量:2-5克,煎汤或入散剂内服。

  • 泡茶:取适量莲子心(一般1.5-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 外用:适量,煎汤漱口,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七、使用禁忌

  • 孕妇慎用:莲子心性寒,可能刺激子宫,增加流产风险,且生物碱成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体质虚寒者不宜:莲子心性寒,易伤阳气,加重畏寒、腹泻、四肢不温等症状。

  • 过敏体质者慎服: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或呼吸道不适等过敏反应。

  • 不宜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 避免与寒凉药物同用:如黄连、栀子等,以免叠加寒性,损伤脾胃阳气。

八、炮制

  • 炮制方法:取出莲子中的幼叶和胚根,晒干或低温干燥。

  • 炮制目的:去除杂质,干燥后便于保存和药用,确保药效稳定。

九、鉴别

  • 外观性状:略呈细圆柱形,长1-1.4厘米,直径约0.2厘米,质脆易折断,气微,味苦。

  • 显微特征

    • 幼叶绿色,一长一短,卷成箭形,先端向下反折。

    • 两幼叶间可见细小胚芽。

    • 胚根圆柱形,长约3毫米,黄白色。

    • 断面有数个小孔。

  • 化学鉴别:中国药典2020年版以甲基莲心碱为含量测定指标,限度规定为“不得少于0.70%”。

十、贮藏

  • 贮藏方法:置于干燥处保存,或冷藏/冷冻以保持药效。

  • 注意事项:避免潮湿,防止霉变,确保药材质量。

十一、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生物碱:莲心碱、甲基莲心碱、异莲心碱等。

    • 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

    • 其他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 药理作用

    • 降压作用: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 抗心律失常:调节心脏功能,预防心律失常。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热毒症状。

    • 改善消化: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临床应用

    • 高血压:莲子心茶或配方用于调节血压。

    • 失眠:治疗神经衰弱、睡眠障碍。

    • 口舌生疮:煎汤漱口,缓解症状。

    • 前列腺炎、阴囊炎:涩精止血,改善症状。

十二、总结

莲子心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胚芽,性寒味苦,归心、肾经,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的功效。主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失眠遗精、血热吐血等症。常用量为2-5克,煎汤或入散剂内服,泡茶时取1.5-3克冲泡。使用时需注意孕妇、体质虚寒者及过敏体质者的禁忌,避免与寒凉药物同用。炮制方法为晒干或低温干燥,贮藏于干燥处。现代研究表明,莲子心含有多种生物碱和多酚类物质,具有降压、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于高血压、失眠等疾病的治疗。

十三、附图

药材

中药-莲子心-药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