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俗称癫狗。它颇令人闻之色变。人们谈癫狗而色变的恐惧程度,实不亚于谈虎色变的境况。毕竟人们生活中极难见到虎,而狂犬——癫狗,真是举目皆是。尤其如今社会上风行养狗,更是让人起步皆忧。
什么叫狂犬病?狂犬病又名恐水病。它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人们通常被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而感染发病。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流行了狂犬病。公元前556年,我国名著《左传》上就提到过:“国人逐瘛狗。”当时狂犬病叫瘛咬病,因而瘛狗即癫狗之意。到了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过这样的话:“凡猘犬咬人,七日辄应一发,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兔耳。”唐朝的一代名医孙思邈在他著的《备急千金方》也有这样的记载:“凡春末夏初,犬多发狂,必诫小弱持杖以预防之。”不难看出,狂犬病在2000多年前已引起了我们祖先的重视、提防。
狂犬病是一种人和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常见于狗、猫、狼、猪、牛、羊、马、鼠、兔等等动物。而人们患狂犬病之前,往往动物之间先行传播起病毒,人是被动物咬伤或抓伤感染后患病、发病的。一般不被动物传染过继,人是不会患狂犬病的。
尽管世界各地的国情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人类所患的狂犬病,主要是狂犬(疯狗)传染的,其次是疯猫、疯猪、疯狼等动物的传染。据有关专家统计,各国人类狂犬病患者,被疯狗咬伤所传染的占90%以上。因此,狗是狂犬病毒最凶恶的传播者。它常与人接触,极易咬伤人;它的活动范围相对地广,对其它动物的侵咬亦凶猛,因此它不仅是人类,也是动物们的天敌。
在国外,比如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这些年里相继报道了相同的奇闻:蝙蝠(俗称盐巴老鼠)飞播狂犬病!说的是身患狂犬病毒的蝙蝠,它本已不会患病而身亡,却把病毒传播给人类、动物,祸水东引。它们常常飞向人间或动物世界,采取咬噬、吸血等办法伤害人畜,把病毒传播在人或畜身上,使人或畜患病身亡,而它们却可安然无恙。它们的第二个招术是飞播毒液,即将本身的狂犬病毒以飞沫的方式,喷洒出雾状,导致人或畜呼吸道感染,以患狂犬病毒。它们的第三招则是,排除体内的脏物、泄物,把含有狂犬病毒的病菌散发出去,感染人或畜,尤其从消化道传染,更是“弹无虚发”,蝙蝠这要命的程咬金式的“三板斧”,着实令人恐惧,使不少外国同胞深受其害而极难发现,一旦发现,病已到了晚期,难以救治了。
如果说,对付疯狗传播的狂犬病毒可以及时发现、治疗,属于同公开的敌手交战的话,那么,对付蝙蝠的狂犬病毒,就如同对付隐秘的敌特一样艰难。
据医学家们介绍:狂犬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很象一颗步枪子弹,它一端钝圆,另一端扁平。在病毒分类上,它属于弹状病毒。它在摄氏56度、30~60分钟,或70摄氏度、15分钟,或者100摄氏度、2分钟的情况下,即可被杀死。狂犬病毒还可以被日光、紫外线、强酸、强碱、碘酒、升汞等杀灭。
狂犬病毒最能嗜神经,这是它的特性。它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脑、脊髓等要害部位,并在神经细胞内繁殖。狂犬病毒还可以从中枢神经系统沿着传出神经传至唾液腺,并在唾液腺细胞内繁殖,从而置人或畜于死地,不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