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门西白家胡同,董氏幼女,年三岁,患瘈疭病。

病因

暮春气暖着衣过厚,在院中嬉戏,出汗受风,至夜间遂发瘈疭。

证候

剧时闭目昏昏,身躯后挺,两手紧握,轻时亦能明了,而舌肿不能吮乳,惟饮茶汤及代乳粉。大便每日溏泻两三次,如此三昼夜不愈,精神渐似不支,皮肤发热,诊其脉亦有热象。

诊断

此因春暖衣厚,肝有郁热,因外感激发其热上冲脑部,排挤脑髓神经失其运动之常度,是以发搐。法当清其肝热,散其外感,兼治以镇安神经之药,其病自愈。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滑石(八钱) 生杭芍(六钱) 连翘(三钱) 甘草(三钱) 全蜈蚣(大者两条) 朱砂细末(二分)

药共七味,将前六味煎汤一盅,分数次将朱砂徐徐温送下。

效果

将药煎服一剂,瘈疭已愈,其头仍向后仰,左手仍拳曲不舒,舌肿已消强半,可以吮乳,大便之溏已愈。遂即原方减滑石之半,加玄参六钱,煎服后,左手已不拳曲,其头有后仰之意,遂减去方中滑石,加全蝎三个,服一剂痊愈。盖蜈蚣之为物,节节有脑,原善理神经以愈瘈疭;而蝎之为物,腹有八星,列作两行,实为木之成数,故能直入肝经以理肝舒筋(肝主筋),项间之筋舒则无拘挛,头自不向后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