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52
秒,为您找到
62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1.霍乱兼转筋
199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王格言,盐山人,年三十八岁,在天津南开开义聚成铁工厂,于季冬得霍乱证。 病因 厂中腊底事务烦杂,劳心过度,暗生内热,又兼因怒激动肝火,怒犹未歇,遽就寝睡,至一点钟时,觉心中扰乱,腹中作疼,移时则吐泻交作,遂成霍乱。 证候 心中发热而渴,恶心怔忡,饮水须臾即吐,腹中时疼时止,疼剧时则下泻,泻时异常觉热,偶有小便热亦如斯,有时两腿筋转,然不甚剧,其脉象无...
本草经佚文
198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三合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 掌禹锡曰:本草例,神农本经以朱书,《名医》别录以墨书,神农药三百六十五种,今此言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是并《名医》别录副品而言也,则此下节别录之文也,当作墨书矣,盖传写浸久,朱墨错乱之所致耳。 案禹锡说是也,改为细字。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
知母
198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蚳母(《本经》。音迟。《说文》作芪)连母(《本经》)蝭母(蝭音匙,又音提,或作[艹/是]。货母(《本经》)地参(《本经》)水参(又名水须、水浚。〖?〗《尔雅》。音覃。莐藩音沉烦)苦心(《别录》)儿草(《别录》。又名儿踵草、女雷、女理、鹿列、韭逢、东根、野蓼、昌支。〔时珍曰〕宿根之旁,初生子根,状如蚳蝱之状,故谓之蚳母。讹为知母、蝭...
旋覆花
197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金沸草(《本经》)金钱花(《纲目》)滴滴金(《纲目》)盗庚(《尔雅》)夏菊(《纲目》)戴椹(《别录》。〔宗奭曰〕花缘繁茂,圆而覆下,故曰旋覆。〔时珍曰〕诸名皆因花状而命也。《尔雅》云:蕧,盗庚也。盖庚者金也,谓其夏开黄花,盗窃金气也。《酉阳杂俎》云:金钱花一名毗尸沙,自梁武帝时始进入中国) 〖集解〗〔《别录》曰〕旋覆生平泽川谷。...
58.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196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脑充血病之说倡自西人,而浅见者流恒讥中医不知此病,其人盖生平未见《内经》者也。尝读《内经》至调经论,有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云云,非即西人所谓脑充血之证乎?所有异者,西人但言充血,《内经》则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盖血必随气上升,此为一定之理。而西人论病皆得之剖解之余,是以但见血充脑中,而不知辅以理想以深究病源,故但名为...
蚌
195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嘉祐》) 〖释名〗〔时珍曰〕蚌与蛤同类而异形。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故蚌从中,蛤从合,皆象形也。后世混称蛤蚌者,非也。 〖集解〗〔弘景曰〕雀入大水为蜃。蜃即蚌也。〔藏器曰〕生江汉渠渎间,老蚌含珠,壳堪为粉。非大蛤也。〔时珍曰〕蚌类甚繁,今处处江湖中有之,惟洞庭、汉沔独多。大者长七寸,状如牡蛎辈;小者长四寸,状如石决明辈。其肉可食,其壳可为粉。湖沔...
2.逐风汤
195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 生箭芪(六钱) 当归(四钱) 羌活(二钱) 独活(二钱) 全蝎(二钱) 全蜈蚣(大者两条) 蜈蚣最善搜风,贯串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因其节节有脑是以善理神经)。而其性甚和平,从未有服之觉瞑眩者。曾治一媪,年六旬。其腿为狗咬破受风,周身抽掣。延一老医调治,服药十余日,抽掣愈甚。所用之药,每剂中皆有全蝎数钱,佐以...
天冬
19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天冬又称天门冬、天文冬、肥天冬、大天冬、润天冬、鲜天冬、朱天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 ...
蒜
194
2024-10-1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下品) 〖释名〗小蒜(《别录》)茆蒜(音卯)荤菜(〔时珍曰〕蒜字从蒜,(音蒜,谐声也。又象蒜根之形。中国初惟有此,后因汉人得葫蒜于西域,遂呼此为小蒜以别之。故崔豹《古今注》云:蒜,茆蒜也,俗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是矣。蒜乃五荤之一,故许氏《说文》谓之荤菜。五荤即五辛,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练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
沙糖
193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集解〗(〔恭曰〕沙糖出蜀地,西戎、江东并有之。笮甘蔗汁煎成,紫色。〔瑞曰〕稀者为蔗糖,干者为沙糖,球者为球糖,饼者为糖饼。沙糖中凝结如石,破之如沙,透明白者,为糖霜。〔时珍曰〕此紫砂糖也。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传其法入中国。以蔗汁过樟木槽,取而煎成。清者为蔗饧,疑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也。紫糖...
1..
«
10
11
12
13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