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67 秒,为您找到 100 个相关结果.
  • 9.地黄解

    鲜地黄性寒,微苦微甘,最善清热、凉血、化瘀血、生新血,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二便因热下血。其中含有铁质,故晒之蒸之则黑,其生血凉血之力,亦赖所含之铁质也。 干地黄(即药房中生地黄)经日晒干,性凉而不寒,生血脉,益精髓,聪明耳目,治骨蒸劳热,肾虚生热。 熟地黄用鲜地黄和酒,屡次蒸晒而成。其性微温,甘而不苦,为滋阴补肾主药。治阴虚发热,阴虚不纳气作喘,痨瘵咳...
  • 进本草纲目疏

    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奏,为遵奉明例访书,进献《本草》以备采择事。臣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修正史,移文中外。凡名家着述,有关国家典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文、乐律、医术、方技诸书,但成一家名言,可以垂于方来者,即访求解送,以备采入《艺文志》。如已刻行者,即刷印一部送部。或其家自欲进献者,听。奉此。臣故父李时珍,原任楚府奉祠,奉...
  • 59.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

    (附:建瓴汤) 脑充血证即《内经》之所谓厥证,亦即后世之误称中风证,前论已详辩之矣。而论此证者谓其猝发于一旦,似难为之预防。不知凡病之来皆预有朕兆,至脑充血证,其朕兆之发现实较他证为尤显著。且有在数月之前,或数年之前,而其朕兆即发露者。今试将其发现之朕兆详列于下: (一)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意。 (二)其头目时常眩晕...
  • 7.太阳病小青龙汤证

    (附:自拟从龙汤方) 《伤寒论》大青龙汤后,又有小青龙汤以辅大青龙汤所不逮。盖大青龙汤为发汗所用,如龙之乘云而致雨。小青龙汤为涤饮所用,如龙之率水以归海,故其汤皆可以青龙名。今于论大青龙汤后,更进而论小青龙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水散为气,气可复凝为水。...
  • 1463. 用养心汤治手汗淋漓非常有效

    配方及用法 :柏子仁30克,炒枣仁30克,荔枝仁15克,首乌30克,黄芪60克,茯苓30克,龙牡3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百姓验证 :一位姓熊的男士,42岁,1976年4月因受惊过度而两手汗出不止。曾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方治疗,用中药100余剂,内服西药,并采用封闭、外搽、输液等办法,皆告无效。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肝炎等病史。现形体消瘦,面色无...
  • 斑蝥

    (《本经》下品) (校正:陈藏器螌蝥虫系重出,今并为一) 〖释名〗斑猫(《本经》)螌蝥虫(《拾遗》)龙蚝(音刺)斑蚝(〔时珍曰〕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吴普本草》又名斑菌,曰腃发,曰晏青) 〖集解〗《别录》曰斑猫生河东山谷。八月取,阴干。〔吴普曰〕生河内山谷,亦生水石。〔保升曰〕斑猫所在有之,七八月大豆...
  • 450. 家传奇方止吐血立愈

    凡吐血 多者,觅三四两(90~120克)重大当归一只,全用,切细,取好陈酒一斤(500毫升),慢火煎至一满炖顿于锅中,以温为妙。候将要吐尚未吐,口中有血含住,取药一口连血咽下,即此一剂而愈,后不再发。每有医家阻云:“吐血尚要戒酒,岂可酒煮当归而服?服服血喷不止,如之何?”殊不知当归二字之解:当者,当其时;归者,引血归经也。全用定血。 此秘方乃我家世传,治人...
  • (《别录》中品) 〖释名〗冰台(《尔雅》)医草(《别录》)黄草(《埤雅》)艾蒿(〔时珍曰〕王安石(《字说》)云:艾可㐅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陆佃(《埤雅》)云:《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其以此乎·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 〖集解〗〔《别录》曰〕艾叶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颂曰〕处处有...
  • 第一卷 序例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 张序

    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医者也。其通《周易》,辨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推神农。然使神农非与太乙游,则其传不正,非作赭鞭钩 ,巡五岳四渎,则其识不广;非以土地所生万千类,验其能治与历试之,亲尝之,亦仅与商贾市贩等耳,于医乎何与?吾故曰∶神农,千古之大儒也。考《崇文总目》,载《食品》一卷,《五脏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