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94 秒,为您找到 331 个相关结果.
  • 17.答台湾严坤荣代友问痰饮治法

    详观来案,知此证乃寒饮结胸之甚者。拙著《衷中参西录》理饮汤,原为治此证的方,特其药味与分量宜稍为变更耳。今拟一方于下,以备采择。方用生箭芪一两,干姜八钱,于术四钱,桂枝尖、茯苓片、炙甘草各三钱,厚朴、陈皮各二钱,煎汤服。方中之义,用黄芪以补胸中大气,大气壮旺,自能运化水饮,仲景所谓“大气一转,其气(指水饮之气)乃散”也,而黄芪协同干姜、桂枝,又能补助心肺之阳...
  • 安石榴

    (《别录》下品) 〖释名〗若榴(《广雅》)丹若(《古今注》)金罂(〔时珍曰〕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又按《齐民要术》云: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也。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赪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称。傅玄《榴赋》所谓“灼若旭日栖扶桑”者是矣。《笔衡》云:五代吴...
  • 34.少阴病提纲及意义

    中焦脂膜团聚之处,脾居其中,斯为太阴,前已言之。而下焦脂膜团聚之处,肾居其中,故名少阴。少阴之腑在肾,少阴之经即团聚之脂膜也。为其与中焦团聚之处相连,是以外感之传递,可由太阴而传入少阴也。 《伤寒论》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之病,有凉有热。说者谓,若自太阴传来,是阳明、少阳之邪顺序传入少阴则为热证,若外感之邪直中真阴则为寒证者。而愚临证...
  • 1127. 生食核桃治尿结石14例全部治愈

    配方及用法 :核桃适量,生食。 疗效 :治疗14例,3~20天内均痊愈。 百姓验证 :某患者,突然右侧腰部疼痛,并向会阴部及双大腿放射,顿感尿急、尿频、血尿,恶心呕吐。尿化验:红细胞“++++”,草酸钙结晶“+++”。X线摄片及肾盂造影,诊为右侧输尿管末端结石,服中药和磁化水2个月未见效。自行买一核桃5千克生食,吃了3日肾绞痛停止,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
  • 418.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呃逆90例全部治愈

    主治 :肝胃失和致呃逆、呕吐等。 配方及用法 :桂枝15克,甘草(炙或生)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先将龙骨、牡蛎煎20分钟,再放入桂枝、甘草同煎15分钟取汁。每剂水煎3次,合计200毫升。6小时服一次,每次50毫升。若服药困难,可酌情小量频饮。各药用量,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适当加减。如中阳虚弱较甚,桂枝可加至20克,甘草须炙用;肝逆阳亢较盛,宜重用...
  • 754. 单服松脂半月可治愈肝溃疡穿孔

    乡村一男子,患肝痛,溃破,医治五年不愈,溃穿孔,日出臭水一碗多,口吐脓血,臭气异常。戊辰孟夏,迎为诊治,视其形状,危险万分,辞而不治,再三恳求,遂每早晚令服松脂(松香)3克,五日臭脓减少,疮口合平,照前服之,半月痊愈。 引自:《中医单药奇效真传》、《医学衷中参西录》
  • 人参

    (《本经》上品) 〖释名〗人薓(音参。或省作蓡)黄参(《吴普》)血参(《别录》)人衔(《本经》)鬼盖(《本经》)神草(《别录》)土精(《别录》)地精(《广雅》)海腴 皱面还丹(《广雅》〔时珍曰〕人薓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薓、神草。薓字从濅,亦浸渐之义。濅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然承误日久,亦不能变矣,惟张仲景《...
  • 1104. 单用野燕麦水煎服治尿闭病有较好疗效

    何某,男,78岁,1982年9月8日晚起小便点滴而出,继而闭塞不通,小腹胀急。曾用针灸、中药治疗,效微。导尿失败后用穿刺术方暂缓,继则小便闭塞如故。曾去浙医一院泌尿科就诊,诊为老年前列腺增生,因不宜手术而返,于10月5日邀我诊治。症如前述,投野燕麦60克,水煎服,半小时后尿即流出,量较多,嘱再服,则排尿畅通。遂连有3剂,迄今排尿如常。 引自:《浙江中医学院...
  • 900. 我用硝烟酯治冠心病很有效

    我是一个退休干部,经检查患有冠心病。虽然我才50多岁,由于心绞痛经常发作,折腾得我精神疲惫,有时走路还得用人扶着,更不用说干活了。过去我身上常带着硝酸甘油药片出门,心绞痛发作了急不可待地服上1片,坐在原地好大一阵子,一种死亡的紧迫感窒息着我。医生说,冠心病除不了根,靠的是耐心休养。 1987年9月14日,我得知山东济南神州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叫硝烟酯的新药,专...
  • 104. 巴豆雄黄贴耳郭治疟疾5000例很有效

    配方及用法 :巴豆、雄黄各等份。将巴豆去壳、去油制成巴豆霜,研末,雄黄亦研末,均匀拌和,贮瓶中备用。同时取绿豆大小的药粉放在1.5平方厘米的胶布中心,于疟疾发作前5~6小时贴于耳郭处上方乳突部位,7~8小时后撕下,可见小水疱,是正常反应,不用处理。 疗效 :治疗5000例疟疾发作病人,随访250例,一次控制症状发作者210例,近控率为84%。 引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