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3 秒,为您找到 252 个相关结果.
  • 蘹香

    (《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茴香 八月珠(〔颂曰〕蘹香,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弘景曰〕煮臭肉,下少许,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回香。〔时珍曰〕俚俗多怀之衿衽咀嚼,恐蘹香之名,或以此也) 〖集解〗〔颂曰〕今交、广诸地及近郡皆有之。入药多用番舶者,或云不及近处者有力。三月生叶似老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茎粗,高三四尺。七月生花,...
  • 8.滋阴清燥汤

    治同前证。外表已解,其人或不滑泻,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频吐痰涎,确有外感实热,而脉象甚虚数者。若前证,服滋阴宣解汤后,犹有余热者,亦可继服此汤。其方即滋阴宣解汤,去连翘、蝉蜕。 一妇人,受妊五月,偶得伤寒。三、四日间,胎忽滑下。上焦燥渴,喘而且呻,痰涎壅盛,频频咳吐。延医服药,病未去而转添滑泻,昼夜十余次。医者辞不治,且谓危在旦夕。其家人惶恐,迎愚诊视。其...
  • 1776. 手掌脱皮用大蒜擦涂几日可愈

    手掌患有脱皮症时,可将新鲜大蒜捣烂成泥,用纱布包扎,每天早晚揉擦患部3~5分钟,连续使用3~4天,脱皮症状即可消除,使手掌皮肤完好如初。 荐方人:四川重庆市第二药品检验所 唐德江 引自:1997年第7期《农家科技》
  • 大豆

    (《本经》中品) 校正:(〔禹锡曰〕原附大豆黄卷下,今分出) 〖释名〗尗(俗作菽。〔时珍曰〕豆、尗皆荚谷之总称也。篆文尗,象荚生附茎下垂之形。豆象子在荚中之形。《广雅》云:大豆,菽也。小豆,荅也。角曰荚,叶曰藿,茎曰萁) 〖集解〗〔《别录》曰〕大豆生太山平泽,九月采之。〔颂曰〕今处处种之。黑白二种,入药用黑者。紧小者为雄,用之尤佳。〔宗奭曰〕大豆有绿、...
  • 2439. 手掌刺激法可使假性近视恢复

    遗传性近视无法根治,至于因读书、工作等因素,过度使用眼睛造成的近视,统称为假性近视。在轻微的近视初期接受治疗,一定能摘掉眼镜。这里所说的治疗,是指手掌刺激法。 前不久,有位在出版社工作的编辑来看病,他进入出版社后便不停地校对地图,视力由1.5降到0.5,如今不戴眼镜根据无法工作。当他得知我能治疗假性近视时,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治疗。 从他的谈话中,我知道...
  • 阿魏

    (《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阿虞(《纲目》)熏渠(《唐本》)哈昔泥(〔时珍曰〕夷人自称曰阿,此物极臭,阿之所畏也。波斯国呼为阿虞,天竺国呼为形虞,《涅盘经》谓之央匮。蒙古人谓之哈昔泥,元时食用以和料。其根名稳展,云淹羊肉甚香美,功同阿魏。见《饮膳正要》 〖集解〗(〔恭曰〕阿魏生西番及昆仑。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捣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截...
  • 龙脑香

    (《唐本草》) 〖释名〗片脑(《纲目》)羯婆罗香(《衍义》)膏名婆律香(〔时珍曰〕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清者名脑油,《金光明经》谓之羯婆罗香。〔恭曰〕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旧出婆律国,因以为名也) 〖集解...
  • 第二十八卷 菜部

    茄 苦茄 壶卢 苦瓠 败瓢 冬瓜 南瓜 越瓜 胡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石花菜 鹿角菜 龙须菜 睡菜 芝 杉菌 皂荚蕈 香蕈 葛花菜 天花蕈 蘑菰蕈 鸡㙡 舵菜 土菌 竹蓐 雚菌 地耳 石耳 互考诸菜
  • 第二十九卷 果部

    李 杏 巴旦杏 梅 樃梅 桃 栗 天师栗 枣 仲思枣 苦枣
  • (《别录》中品) 〖释名〗秔(与粳同。〔时珍曰〕粳乃谷稻之总名也。有早、中、晚三收。诸本草独以晚稻为粳者,非矣。粘者糯,不粘者为粳。糯者懦也,粳者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良尔) 〖集解〗〔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可作廪米。〔诜曰〕淮、泗之间最多。襄、洛土粳米,亦坚实而香。南方多收火稻,最补益人。诸处虽多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