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212
秒,为您找到
62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玄参
151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释名〗黑参(《纲目》)玄台(《吴普》)重台(《本经》)鹿肠(《吴普》)正马(《别录》)逐马(《药性》)馥草(《开宝》)野脂麻(《纲目》)鬼藏(《吴普》〔时珍曰〕玄,黑色也。《别录》一名端,一名咸,多未详。〔弘景曰〕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志曰〕合香家用之,故俗呼馥草) 〖集解〗〔《别录》曰〕玄参生河间川谷及冤句,三月、四月采根暴干。...
地胆
151
2024-11-09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蚖青(《本经》)青蠵携。(〔弘景曰〕地胆是芫青所化,故亦名蚖青。用羏字者,亦承误尔。〔时珍曰〕地胆者,居地中,其色如胆也。按《太平御览》引《尔雅》云:地胆、地要,青蠵也。又引《吴普本草》云:地胆一名杜龙,一名青虹。陶弘景以蠵字为蛙字,音乌娲切者,误矣。宋本因之,今俱厘政也) 〖集解〗〔经曰〕生汶山山谷。八月取之。〔弘景曰〕真地胆...
格注草
151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集解〗〔恭曰〕出齐鲁山泽间,叶似蕨。根紫色,若紫草根,一株有二寸许。二月、八月采根,五月、六月采苗,日干用。 〖气味〗辛、苦,温,有大毒。 〖主治〗蛊疰诸毒疼痛等。(《唐本》)
香蒲
151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味甘平。 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一名睢(《御览》云睢蒲)。生池泽。 《吴普》曰:睢,一名睢石,一名香蒲,神农雷公甘,生南海,池泽中(《御览》)。 《名医》曰:一名醮,生南海。 案《说文》云:菩,草也;玉篇云:菩,香草也,又音蒲;本草图经云:香蒲,蒲黄苗也,春初生嫩叶,未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周礼》...
代赭石
151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须丸(《本经》)血师(《别录》)土朱(《纲目》)铁朱 (〔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出姑幕者名须丸。〔时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门也。今俗呼为土朱、铁朱。《管子》云:山上有赭,其下有铁。铁朱之名或缘此,不独因其形色也) 〖集解〗〔别录曰〕代赭生齐国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采无时。 〔弘景曰〕是代郡城门下赤土...
光明盐
150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石盐(《唐本》)圣石(《蜀本》)水晶盐(《纲目》〔时珍曰〕雷敩《炮炙论·序》云:圣石开盲,明目而如云离日。则光明者,乃兼形色与功而名也) 〖集解〗〔恭曰〕光明盐生盐州五原,盐池下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彻。 〔颂曰〕今阶州出一种石盐,生山石中,不由煎炼,自然成盐,色甚明莹,彼人甚贵之,云即光明盐也。〔时珍曰〕石盐有山产、水产二...
白杨
150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独摇(〔宗奭曰〕木身似杨微白,故曰白杨,非如粉之白也。〔时珍曰〕郑樵《通志》言,白杨一名高飞,与栘杨同名。今俗通呼栘杨为白杨,且白杨亦因风独摇,故得同名也) 〖集解〗(〔恭曰〕白杨取叶圆大,蒂小,无风自动者。〔藏器曰〕白杨北土极多,人种墟墓间,树大皮白。其无风自动者,乃栘杨,非白杨也。〔颂曰〕今处处有之,北土尤多。株甚高大,叶圆如...
49.枸杞子、地骨皮解
150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久服之,延年益寿,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乃因古有隔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谚,遂疑其能助阳道,性或偏于温热。而愚则谓其性决不热,且确有退热之功效,此从细心体验而得,原非凭空拟议也。 愚自五旬后,脏腑间阳分偏盛,每夜眠时,无论冬夏床头置凉水一壶,每醒一次,觉心中发热,即饮凉水数口,至...
水龟
150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玄衣督邮(〔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龟头与蛇同。故字上从它,其下象甲、足、尾之形。它即古蛇字也。又《尔雅》龟有十种,郭璞随文傅会,殊欠分明。盖山、泽、水、火四种,乃因常龟所生之地而名也。其大至一尺已上者,在水曰宝龟,亦曰蔡龟,在山曰灵龟,皆国之守宝而未能变化者也。年至百千,则具五色,而或大或小,变化无常,在水曰神龟,在山曰筮龟,...
榆
150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零榆(《本经》)白者名枌(〔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榆渖俞柔,故谓之榆。其枌则有分之之道,故谓之枌。其荚飘零,故曰零榆) 〖集解〗(《别录》曰榆皮生颖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暴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弘景曰〕此即今之榆树,取皮刮去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荚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嵇康所谓“榆令人瞑”也...
1..
«
25
26
27
28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