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47 秒,为您找到 331 个相关结果.
  • 5.镇肝熄风汤

    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怀牛膝(一两) 生赭石(轧细,一两) 生龙骨(捣碎,五钱) ...
  • 校点说明

    《医学衷中参西录 》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 (1860~1933)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
  • 73.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

    黄疸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疸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疸,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而累及胆与小肠也。盖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脾土受湿,升降不能自如以敷布其气化,而肝胆之气化遂因之湮瘀(黄坤载谓肝胆之升降...
  • 一、穴位的识别

    这三十六穴道主为: 十二点打穴及时辰要诀为: 十二闭穴及时辰要诀为: 人身三百六十五骨节,有一百零八穴是要穴,其中七十二为麻穴、晕穴、三十六死穴。 传统武术中,常以擒拿手法进攻七十二穴位,以指功点打三十六大穴位,即点穴术三十六穴道主。只有点打这三十六穴道主 。方能致人于毙命。 在人体中,各六分布全身,如星罗棋布支撑一个小天地。人之所以生存,全靠...
  • 三、狂犬病的医治

    人被疯狗咬伤,病毒经伤口进入人体之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病。医学上把这段时间称作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有长有短、短则十来天,长则三五年不等,但大多数为一至两年。潜伏期的长短与被咬伤的部位、伤口深浅、患者年龄大小等有关。如伤口越大、越深、越靠近头部则潜伏期越短,后果也越严重。再比如,咬伤头部的潜伏期一般为1个月左右,咬伤臀部的一般在一个半月左右,咬伤脚部、手...
  • 历代诸家本草

    神农本草经〔掌禹锡曰〕旧说《本草经》三卷,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唐李世等以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又疑所载郡县有后汉地名,似张机、华佗辈所为,皆不然也。按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盖...
  • 一、半身不遂治疗佳方

    我曾多次进入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采访,每次都有神奇的际遇和奇妙的收益。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草医的神奇医术。林区陈技术员曾告诉我,刘老医师治瘫痪和半身不遂有一绝佳的祖传秘方,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70年代,在林区附近的一个村子,有一农民因上房捡瓦补漏,不慎从三层高的房顶摔下地,把个健康的身体摔成了瘫痪。从此,这个农民在家一躺就是15年,每天上、下床吃饭,拉尿、...
  • 二、癌症往事越千年

    癌症并非20世纪的产物。 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书写的草纸文(Ebers)中,就有关癌症的描写。到了大约公元前500年首次进行的人体解剖,草纸文中进一步详尽描述,尽管它多限于体表的肿块物和不能治愈的溃疡的描写。到了公元前4世纪左右,在Hippocrates领导下的希腊医生开始认识产生在乳腺、胃和子宫等处的癌症,并把癌症定名为Cancer(即英文螃蟹的...
  • 867. 用此偏方治低血压效果甚佳

    配方及用法 :甘草15克,桂枝30克,肉桂30克。三味药物混合,水煎当茶饮。 疗效 :服2~3天血压即可升高,应用数倒,效果甚佳。 荐方人:河北宋盂 斋文献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实用民间土单验秘方一千首》 百姓验证 :吉林长岭县邮局宋德才,男,68岁,退休干部。他来信说:“梁晶患低血压多年,经县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我用本条秘方为他...
  • 1129. 岳老的排石方曾治愈印尼前总统苏加诺的泌尿结石症

    医师岳美中教授,年幼时行医冀东、冀西一带,在唐山市有“神医”之称,担任过唐山卫生局的中医顾问。1954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会,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望。 岳老曾出国赴印度尼西亚为苏加诺总统治疗泌尿结石,荣获苏加诺总统金质奖章。 岳老年幼时就通读了《内经》、《伤寒论》等书,熟记中药方剂,虽年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