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7
秒,为您找到
59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秦椒
119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大椒(《尔雅》)檓(毁)花椒 〖集解〗(〔《别录》曰〕秦椒生泰山山谷及秦岭上,或琅琊。八月、九月采实。〔弘景曰〕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云即今樛树子。樛乃猪椒,恐谬。〔恭曰〕秦椒树、叶及茎、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实细尔。蓝田、秦岭间大有之。〔颂曰〕今秦、凤、明、越、金、商州皆有之。初秋...
辛夷
118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辛雉(《本经》)侯桃(同)房木(同)木笔(《拾遗》)迎春(〔时珍曰〕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扬雄《甘泉赋》云:列辛雉于林薄。服虔注云:即辛夷。雉、夷声相近也。今《
本草
》作辛矧,传写之误矣。〔藏器曰〕辛夷花未发时,苞如小桃子,有毛,故名侯桃。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 〖集解〗(《别录》曰辛夷生汉中...
乱发
118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 〖释名〗血余(《纲目》)人退(〔时珍曰〕头上曰发,属足少阴、阳明;耳前曰鬓,属手、足少阳;目上曰眉,属手、足阳明;唇上曰髭,属手阳明;颏下曰须,属足少阴、阳明;两颊曰髯,属足少阳。其经气血盛,则美而长;气多血少,则美而短;气少血多,则少而恶;气血俱少,则其处不生。气血俱热,则黄而赤;气血俱衰,则白而落。《素问》云:肾之华在发。王冰注云:肾主髓...
柚
118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日华》) 〖释名〗櫾(与柚同)条(《尔雅》)壶柑(《唐本》)臭橙(《食性》)朱栾(〔时珍曰〕柚色油然,其状如卣,故名。壶亦象形。今人呼其黄而小者为蜜筒,正此意也。其大者谓之朱栾,亦取团栾之象。最大者谓之香栾。《尔雅》谓之櫠,音废,又曰椵,音贾。《广雅》谓之镭柚,镭亦壶也。(《桂海志》谓之臭柚,皆一物。但以大小古今方言称呼不同耳) 〖集解〗〔恭曰〕柚皮...
布
118
2024-11-0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拾遗》) 〖释名〗〔时珍曰〕布有麻布、丝布、木绵布。字从手从巾,会意也。 〖主治〗新麻布:能逐瘀血,妇人血闭腹痛、产后血痛。以数重包白盐一合,煅研,温酒服之。旧麻布:同旱莲草等分,瓶内泥固煅研。日用揩齿,能固牙乌须。(时珍) 白布:治口唇紧小,不能开合饮食。不治杀人。作大炷安刀斧上,烧令汗出,拭涂之,日三五度。仍以青布烧灰,酒服。(时珍) 青布:...
金
118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拾遗》金浆) 〖释名〗黄牙(《镜源》) 太真(〔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五金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生于土,故字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尔雅》云:黄金谓之璗,美者谓之鏐,饼谓之铣,绝泽谓之铣。独孤滔云:天生牙谓之黄牙。梵书谓之苏伐罗。〔弘景曰〕仙方名金为太真) 〖集解〗〔别录曰〕金屑生益州,采无时。...
狼把草
118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开宝》) 校正:(并入《拾遗》郎耶草) 〖释名〗郎耶草(〔时珍曰〕此即陈藏器《
本草
》郎耶草也。闽人呼爷为郎罢,则狼把当作郎罢乃通。又方士言此草即鼠尾草,功用亦近之,但无的据耳) 〖集解〗〔藏器曰〕狼把草生山道旁,与秋穗子并可染皂。〔又曰〕郎耶草生山泽间,高三四尺,叶作雁齿,如鬼针苗。鬼针,即鬼钗也。其叶有桠,如钗脚状。〔禹锡曰〕狼把草出近道,古方...
貒
118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
本草
》) 〖释名〗獾㹠(藏器)猪獾(〔时珍曰〕貒,团也,其状团肥也。《尔雅》云:貒子曰貗原文为“豸娄”,其足蹯,其迹勽。蹯,足掌也。勽,指头迹也) 〖集解〗〔颂曰〕貒,似犬而矮,尖喙黑足,褐色。与獾、貉三种,大抵相类,而头、足小别。郭璞注《尔雅》云:貒,一名獾,以为一物,然方书说其形状差别也。〔宗奭曰〕貒肥矮,毛微灰色,头连脊毛一道黑,短尾,尖嘴而...
溺白
117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
本草
》) 〖释名〗人中白(〔时珍曰〕滓淀为垽,此乃人溺澄下白垽也。以风日久干者为良。入药并以瓦煅过用) 〖气味〗咸,平,无毒。(〔大明曰〕凉) 〖主治〗鼻衄,汤火灼疮。(《唐本》)烧研,恶疮。(苏恭)治传尸热劳,肺痿,心膈热,羸瘦渴疾。(大明)降火,消瘀血,治咽喉口齿生疮疳,诸窍出血,肌肤汗血。(时珍) 〖发明〗〔震亨曰〕人中白,能泻肝火、三焦...
桑枝
117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方法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饮片 一、别名 桑条 、嫩桑枝 、老桑枝 、桑竹 、桑芽 、桑枝子 。 二、入药部位 干燥嫩枝 :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
1..
«
32
33
34
35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