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66 秒,为您找到 611 个相关结果.
  • 麦芽

    185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麦蘖、大麦蘖、大麦芽、草大麦、大麦毛。 二、入药部位 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三、性味归经 性味 :甘,平。...
  • 979. 敷脐奇法治中风有奇效

    主治 :中风后遗症。 配方及用法 :黄芪、威灵仙、羌活各90克,乳香、没药、琥珀各40克,肉桂10克,共研极细末。于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脐窝,取上述药末6克用醋或黄酒调成糊状,炒温热,敷入脐中,加麝香风湿膏固定,然后再用热水袋(切勿过热,以防烫伤)置于脐部约30分钟,次日再将脐部药膏去之。第1周每日如法1次,第2周起隔日2次。 按 :中医药(含针灸)治疗...
  • 30.太阴病提纲及意义

    病由少阳而愈者,借少阳之枢转而外出也。乃有治不如法,其病不能借少阳之枢转外出,而转由腔上之膜息息透入腹中,是由少阳而传太阴也。夫病既传于太阴,其病情必然变易,自当另议治法,是则太阴经发现之病状与其治法,又当进而研究矣。 《伤寒论》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脾为太阴之腑,其处重重油脂包裹,即太阴之经也。盖...
  • 金樱子

    18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禁忌人群 配伍禁忌 饮食禁忌 八、炮制 炮制方法 炮制目的 九、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金樱子的别名包括刺榆子、金罂子、山石...
  • 淫羊藿

    18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饮片 一、别名 淫羊藿别名众多,包括仙灵脾、三枝九叶草、羊合叶、三角莲、牛角花、仙茅参、三叉风、羊角风、三角棒、九叶灵、三叉骨、九叶草、黄连祖、铁菱角等。这些别名反...
  • 吴茱萸

    183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方法 九、鉴别特征 十、贮藏方法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吴萸 、左力 、茶辣 、辣子 、臭辣子树 、雷公藤 (部分地区称谓)。 二、入药部位 干燥近成熟果实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
  • 山豆根

    (宋《开宝》) 〖释名〗解毒(《纲目》)黄结(《纲目》)中药(〔颂曰〕其蔓如大豆,因以为名) 〖集解〗〔颂曰〕山豆根,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如豆,叶青,经冬不凋,八月采根。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石鼠食其根。故岭南人捕鼠,取肠胃曝干,解毒攻热效。 〖气味〗甘,寒,无毒。(〔时珍曰〕按:沈括《笔谈》云:山豆根味极苦,《...
  • 1309. 白芷冰片末治头痛、牙痛立见功效

    主治 :牙痛,头痛。 配方及用法 :白芷30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鼻闻一次(约2分钟)。不应,再闻一次,必效。 疗效 :曾治疗牙痛30例,头痛17例,用后均收到迅速止痛之效。 引自:《中药通报》(1959年)、《中药鼻脐疗法》
  • 玉竹

    182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饮片 一、别名 玉竹的别名包括萎蕤、地节子、玉参、女萎、葳蕤、铃铛菜、竹节参、山姜 等,因形态或功效得名。例如,“萎蕤”源自《神农本草经》,“葳蕤”强调其滋阴润燥之...
  • 573. 腹痛散贴脐止腹痛150例全部有效

    主治 :寒凝气滞(无论外寒或内寒)之腹痛。 配方及用法 :肉桂、干姜、炒元胡各6克,广木香3克。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取本散1.5~2克,撒入脐中,或用食醋调和,搓成药饼,贴敷脐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疗效 :曾治150例,一般用药1~5次,均可痛止痊愈。 引自:《中药鼻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