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05
秒,为您找到
18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茯苓
168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茯苓别名包括云苓、松苓、茯灵、玉灵、茯菟、松薯、松木薯等,因其寄生于松树根上,形如甘薯且功效神奇而得名。 二、入药部位 茯苓为多孔菌科...
丹参
167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丹参别名包括赤参、紫丹参、红根、血参根等,因根茎呈紫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多与
药材
外观特征相关。 二、入药部位 丹参的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
甘草
16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饮片 一、别名 甘草别名包括国老、蜜草、甜草根、甜根子、粉草、灵草、美草、蜜甘、灵通、乌拉尔甘草等,其中“国老”之称源于其调和诸药的特性,被誉为“诸药之主”。 二、入药...
牛膝
162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牛膝的别名有怀牛膝、淮牛膝、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等。 二、入药部位 牛膝以干燥根入药。 三、性味归经 性...
赤芍
159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赤芍的别名有木芍药、红芍药、草芍药等,这些名称反映了其植物特征或传统药用价值。 二、入药部位 赤芍的入药部位为干燥根 ,主要取自毛茛科...
鸡内金
159
2024-11-14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鸡内金又称鸡肫皮、鸡黄皮、鸡食皮、鸡合子、鸡中金、化骨胆等,因其为鸡胃内壁的角质化黏膜,色黄如金而得名。 二、入药部位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
陈皮
158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一、别名 陈皮别名包括橘皮、贵老、红皮、广陈皮(特指广东新会陈皮)、新会皮等。其中,“广陈皮”因其品质优良、药效显著,在中
药材
市场享有盛誉。 二、入药部位 陈皮...
山茱萸
156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一、别名 山茱萸的别名有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山萸肉 等。 二、入药部位 山茱萸的入药部位为其干燥成熟果肉 。通常在秋季果实...
柴胡
155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原态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柴胡别名包括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因药用部位及生长特性得名,常见于中医典籍与地方药志。 二、入药部位 柴胡以干燥根入药,春、秋二季...
延胡索
154
2024-11-11
《中药》
一、别名 二、入药部位 三、性味归经 四、功效主治 五、相关配伍 六、用法用量 七、使用禁忌 八、炮制 九、鉴别 十、贮藏 十一、附图
药材
饮片 一、别名 延胡索,又称元胡、玄胡索、延胡、元胡索 等,在中医典籍中亦称“玄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二、入药部位 以干燥块茎 入药,需在夏初...
1..
«
3
4
5
6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