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31
秒,为您找到
62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楠
123
2024-11-05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下品) (校正:并入《海药》栅木皮,《拾遗》柟木枝叶) 〖释名〗柟(与楠字同。〔时珍曰〕南方之木,故字从南。《海药本草》栅木皮,即柟字之误,今正之) 〖集解〗(〔藏器曰〕柟木高大,叶如桑,出南方山中。〔宗奭曰〕楠材,今江南造船皆用之,其木性坚而善居水。久则当中空,为白蛾所穴。〔时珍曰〕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枝...
栝楼
123
2024-10-1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图经》天花粉) 〖释名〗果臝(音裸)瓜蒌(《纲目》)天瓜(《别录》)黄瓜(《别录》)地楼(《本经》)泽姑(《别录》)根名白药(《图经》)天花粉(《图经》)瑞雪(〔时珍曰〕臝与蓏同。许慎云:木上曰果,地下曰蓏。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诗》云:果臝之实,亦施于宇,是矣。栝楼即果臝二字音转也亦作[艹/(舌瓜)][艹/(娄瓜)]...
栗
122
2024-10-28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时珍曰〕栗,《说文》作㗇,从㗇,音条,象花实下垂之状也。《梵书》名笃迦。 〖集解〗〔《别录》曰〕栗生山阴,九月采。〔弘景曰〕今会稽诸暨栗,形大皮厚,不美;剡及始丰栗,皮薄而甜,乃佳。〔颂曰〕栗处处有之,而兖州、宣州者最胜。木高二三丈,叶极类栎。四月开花青黄色,长条似胡桃花。实有房猬,大者若拳,中子三四;小者若桃李,中子惟一二。...
地榆
122
2024-11-1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
味苦微寒。 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创(《御览》引云:主消酒,又云明目,《大观本草》,消酒作黑字,而无明目)。生山谷。 《名医》曰:生桐柏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广雅》云:菗蒢,地榆也。陶宏景云: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而花子紫黑色如豉,故中玉豉。
鹅
122
2024-11-10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上品) 〖释名〗家雁(《纲目》)舒雁(〔时珍曰〕鹅鸣自呼。江东谓之舒雁,似雁而舒迟也) 〖集解〗〔时珍曰〕江淮以南多畜之。有苍、白二色,及大而垂胡者。并绿眼黄喙红掌,善斗,其夜鸣应更。师旷《禽经》云脚近臎者能步,鹅、鹜是也。又云鹅伏卵则逆月,谓向月取气助卵也。性能啖蛇及蚓,制射工,养之能辟虫虺,或言鹅性不食生虫者,不然。 白鹅膏(腊月炼收) ...
姜石
122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唐本草》) 〖释名〗[石羌]砺石 (〔时珍曰〕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砾,邵伯温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类得之则为礓砾是也。俗作礓砺)。 〖集解〗〔恭曰〕姜石所在有之,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齐州历城东者好,采无时。〔宗奭曰〕所在皆有,须不见日色旋取,微白者佳。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热豌豆疮,丁毒等肿。(《唐本》) ...
热汤
122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宋《嘉祐》) 〖释名〗百沸汤(《纲目》) 麻沸汤(仲景) 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时珍曰〕按汪颖云:热汤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或云热汤漱口损齿。病目人勿以热汤洗浴。冻僵人勿以热汤灌之,能脱指甲。铜瓶煎汤服,损人之声) 〖主治〗助阳气,行经络。(宗奭)熨霍乱转筋入腹及客忤死。(《嘉祐》) 〖发明〗〔宗奭曰〕热汤能通经络...
草石蚕
121
2024-10-2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拾遗》)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地蚕(《日用》)土蛹(《余冬录》)甘露子(食物)滴露(《纲目》)地瓜儿(〔时珍曰〕蚕蛹皆以根形而名,甘露以根味而名。或言叶上滴露则生,珍常莳之,无此说也。其根长大者,《救荒》本草谓之地瓜儿) 〖集解〗〔藏器曰〕陶氏注虫部石蚕云:今俗用草根黑色。按草石蚕生高山石上,根如簪,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柏。山人取食之。...
夏枯草
121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下品) 〖释名〗夕句(《本经》)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铁色草(〔震亨曰〕此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是名) 〖集解〗〔《别录》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四月采。〔恭曰〕处处有之,生平泽。冬至后生,叶似旋覆。三月、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五月便枯,四月采之。〔时珍曰〕原野间甚多,苗高一二尺许,其茎微方。...
金牙石
121
2024-10-16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别录》下品) 〖释名〗黄牙石 (〔时珍曰〕象形) 〖集解〗〔别录曰〕金牙生蜀郡,如金色者良。〔弘景曰〕今出蜀汉,似粗金,大如棋子而方。又有铜牙亦相似,但外黑,内色小浅,不入药用。〔恭曰〕金牙离本处,入土水中,久皆黑色,不可谓之铜牙也。此出汉中金牙湍,湍两岸石间打出者,内即金色,岸颓入水久者皆黑。近南山溪谷、茂州、维州亦有,胜于汉中者。〔颂曰〕今雍州亦...
1..
«
48
49
50
51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