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95 秒,为您找到 601 个相关结果.
  • 8.大便下血(二)

    高福亭,年三十六岁,胶济路警察委员,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 冷时出外办公,寝于寒凉屋中,床衾又甚寒凉遂得斯证。 证候 每日下血数次,或全是血,或兼有大便,或多或少,其下时多在夜间,每觉腹中作疼,即须入厕,夜间恒苦不寐,其脉迟而芤,两尺尤不堪重按,病已二年余,服温补下元药则稍轻,然终不能除根,久之则身体渐觉羸弱。 诊断 此下焦虚寒太甚,其气化不能固摄...
  • 张序

    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医者也。其通《周易》,辨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推神农。然使神农非与太乙游,则其传不正,非作赭鞭钩 ,巡五岳四渎,则其识不广;非以土地所生万千类,验其能治与历试之,亲尝之,亦仅与商贾市贩等耳,于医乎何与?吾故曰∶神农,千古之大儒也。考《崇文总目》,载《食品》一卷,《五脏论》一卷,...
  • 3.小便因寒闭塞

    石玉和,辽宁省公署护兵,年三十二岁,于仲冬得小便不通证。 病因 晚饭之后,食梨一颗,至夜站岗又受寒过甚,遂致小便不通。 证候 病初得时,先入西医院治疗。西医治以引溺管,小便通出,有顷小便复存蓄若干,西医又纳以橡皮引溺管,使久在其中有尿即通出。乃初虽稍利,继则小便仍不出,遂来院中(立达医院)求为诊治。其脉弦细沉微,不足四至,自言下焦疼甚且凉甚,知其小便...
  • 2.十全育真汤

    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骨(捣细,四钱) 生牡蛎(捣细,四钱) 丹参(二钱) 三棱(钱半) 莪术(钱半) 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生鸡内金三钱;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三钱;汗多者,以白...
  • (《别录》中品) 〖释名〗冰台(《尔雅》)医草(《别录》)黄草(《埤雅》)艾蒿(〔时珍曰〕王安石(《字说》)云:艾可㐅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陆佃(《埤雅》)云:《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其以此乎·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 〖集解〗〔《别录》曰〕艾叶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颂曰〕处处有...
  • 黄连

    (《本经》上品) 〖释名〗王连(《本经》)支连(《药性》)〔时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 〖集解〗〔《别录》曰〕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二月、八月采根。〔弘景曰〕巫阳在建平。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临海诸县者不佳。用之当布裹挼去毛,令如连珠。〔保升曰〕苗似茶,丛生,一茎生三叶,高尺许,凌冬不凋,花黄色。江左者,节高若连珠。蜀都者...
  • 1354. 辣椒茄子熏治坐骨神经痛效果较佳

    配方及用法 :取隔年辣椒棵、茄子干燥棵(未经雨淋为最佳)等份,放入大锅内煮一小时左右。倒入脸盆内,人坐盆上边熏,用塑料薄膜围严,周围不要跑气,然后把从地里拾来的料姜石(要带刺的)放煤火中烧红,待水稍冷时放入盆内,可连续放两三块,水凉了可再热。如此每日3次,每次可换一二次辣椒、茄子棵。10日见效,一般病不重者,20日即愈。 百姓验证 :茹父,患坐骨神经痛年余...
  • 10.来复汤

    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萸肉(去净核,二两) 生龙骨(捣细,一两) 生牡蛎(捣细,一两) 生杭芍(六钱) 野台参(四钱) 甘草(蜜炙,二钱) 一人,年二十余,于孟冬得伤寒证,调治十余日,表里皆解。忽遍身发热,顿...
  • 消石(硝石)

    (《本经》上品) 〖释名〗芒消(《别录》)苦消,(甄权)焰消,(土宿)火消(《纲目》)地霜(《蜀本》)生消(《宋本》)北帝玄珠(〔志曰〕以其消化诸石,故名消石。初煎炼时有细芒,而状若朴消,故有芒消之号。不与朴消及《别录》芒消同类。〔宗奭曰〕消石是再煎炼时取去芒消凝结在下者,精英既去,但余滓如石而已。入药功力亦缓,惟能发烟火。〔权曰〕芒消一作苦消,言其味苦也...
  • 第一卷 序例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