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149
秒,为您找到
33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127. 我应用本祖传百年秘方治狂犬病效果非常好
374
2024-05-0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狂犬病 俗称“疯狗病”、“恐水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由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病毒引起。人患狂犬病,主要是被患狂犬病的疯狗或其他病兽咬伤、抓伤引起,伤口接触含有病毒的动物唾液也可感染。 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一般经1~3个潜伏期后发病,但也有短至一周或长达数年才出现症状者。患者早期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伤口周围刺痛感、流涎、流泪等,继而出现兴奋性增...
3.牙疳敷藤黄法
372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己巳春,阅沪上《幸福医学报》载有时贤章成之言,有误用藤黄。治愈走马牙疳之事,甚为奇异。兹特录其原文于下,以供医界之研究。 《幸福报》原文:丁卯三月,余偕友数人,偶至仁溏观优。有潘氏子,年四岁,患走马牙疳。起才三日,牙龈腐化,门牙已脱数枚,下唇已溃穿,其势甚剧。问尚有可救之理否。询其由,则在发麻之后。实为邪热入胃,毒火猖狂,一发难遏,证情危险。告以只有白马乳...
274. 本家传秘方治肾结核20天可愈
371
2024-05-19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配方及用法 :马齿苋1500克,黄酒1250毫升。将马齿苋捣烂,用酒浸泡三昼夜后过滤。每日饭前饮9毫升,如病人有饮酒习惯可饮12~15毫升。 疗效 :10~20天可愈。 荐方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张弘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
643. 祖传五代秘方治腹水症疗效神奇
369
2024-05-28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主治 :腹水。 配方及用法 :巴豆2个,小枣2个,黑胡椒7个,绿豆7个。巴豆去皮去油,胡椒、绿豆用砂锅炒成黄色为末,小枣去核,将上药分在2个枣内,打烂为丸(为1剂)。一般用药1剂见轻,2剂即愈。 注意 :身体虚弱者2~3天吃1次。 荐方人:河北 李振台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
519. 此祖传秘方治胃痛有神效
367
2024-05-20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主治 :胃痛。 配方及用法 :川芎、木香、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葶苈子、巴豆霜、皂角各1.5克。诸药共研细末,以枣泥为丸,如绿豆大。成人每次服3~4丸,每天早、晚各服1次。白开水送下。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
1146. 本药方治疗再生不良性贫血群医稀奇
366
2024-08-05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配方及用法 :光党参3克,黑枣31克(用红枣亦可),仙鹤草93克,白芍6克,九层塔62克,乌骨鸡1只,加适量水合炖为6碗,早、晚服1碗,1剂3日服毕,但饮其汤,不食鸡肉。约半个月,检查一次,随后每周检查,即知病表有好转。服药之初,3日1剂,此时可依次递减为1周1剂,最后半月1剂,至痊愈为止。 按语 :光党参即韩国光州一带出产的道地药材,可以人参代之,与仙鹤...
1009. 用活鲫鱼大黄治急、慢性肾炎50例全部有效
366
2024-07-23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配方及用法 :活鲫鱼2条(每条30克以上),地榆15~30克,鲜土大黄9~15克。将鱼洗净,与上述中药同煮沸,睡前半小时或1小时吃鱼喝汤。每日1剂,3~5剂为1疗程。 疗效 :治疗急性肾炎45例,轻者服3剂,重者服5剂而治愈;治疗慢性肾炎5例,痊愈3例,好转2例。 注意 :愈后百日内不得吃公鸡、鲤鱼。 引自:1977年第1期《四川中草药通讯》、1981...
1176. 我应用单味枸杞子嚼服治夜间口干症确实有效
364
2024-08-16
《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口干症属于内分泌失调所致。中医学理论认为,口干口苦多因情志不遂,肝郁火热内侵或肝胆气火上逆所致。如口干口臭,则多因阴虚津亏或年老而阴血不足,或吐泻、久病、温热病后期等耗伤阴液,或因失血、妇女产后出血过多,以致阴血津液亏虚,大肠失润引发此症。如果老年人常夜间发生口舌干燥无津液之象,则属于内分泌失调。不论夜间或是白天,口舌干燥,则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是因胃津枯涸...
黄连
361
2024-10-17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本经》上品) 〖释名〗王连(《本经》)支连(《药性》)〔时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 〖集解〗〔《别录》曰〕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二月、八月采根。〔弘景曰〕巫阳在建平。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临海诸县者不佳。用之当布裹挼去毛,令如连珠。〔保升曰〕苗似茶,丛生,一茎生三叶,高尺许,凌冬不凋,花黄色。江左者,节高若连珠。蜀都者...
86.详论猩红热治法
354
2024-03-24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自入夏以来,各处发生猩红热,互相传染。天气炎热而病益加多加剧,治不如法,恒至不救。夫猩红热非他,即痧疹而兼温病也。尝实验痧疹之证,如不兼温病,其将出未出之先,不过微有寒热,或头微疼,或眼胞微肿,或肢体微酸懒,或食欲不振。其疹既出之后,其表里虽俱觉发热,而实无炽盛之剧热。治之者始终投以清表(痧疹始终宜用表药,然宜表以辛凉,不宜表以温热)解毒之剂,无不愈者。即或...
1..
«
7
8
9
10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