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中医辞典 本次搜索耗时 0.095 秒,为您找到 4 个相关结果.
  • 65.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反胃治法

    (附:变质化瘀丸) 噎膈之证,方书有谓贲门枯干者,有谓冲气上冲者,有谓痰瘀者,有谓血瘀者。愚向谓此证系中气衰弱,不能撑悬贲门,以致贲门缩如藕孔(贲门与大小肠一气贯通,视其大便若羊矢,其贲门大小肠皆缩小可知),痰涎遂易于壅滞,因痰涎壅滞冲气更易于上冲,所以不能受食。向曾拟参赭培气汤一方,仿仲景旋覆代赭石汤之义,重用赭石至八钱,以开胃镇冲,即以下通大便(此证大...
  • 校点说明

    《医学衷中参西录 》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 (1860~1933)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
  • 73.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

    黄疸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疸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疸,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而累及胆与小肠也。盖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脾土受湿,升降不能自如以敷布其气化,而肝胆之气化遂因之湮瘀(黄坤载谓肝胆之升降...
  • 1517. 用本条偏方治疗种类肝区疼痛均有明显效果

    各种疼痛 ,在痛的性质上分急性痛症和慢性痛症;在部位上分肢体痛症和内脏性痛症;从因果关系上分,有外伤性痛症,也有病变引起神经性痛症、强刺激性疼痛症和某些病愈后所遗留下来的疼痛症。总之,一切痛症都是病态表现,必须认真治疗才能消除。 主治 :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肝区疼痛,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区疼痛,细菌性及阿米巴肝脓疡肝区疼痛,肝内胆管结石肝区疼痛,原发性及继发性...